历经13年 记载着人类悲欢的花山岩画为何能申遗成功?

  • 人民网-文化频道
  • 杨雪梅
  • 2016-12-23 23:34

历经13年 记载着人类悲欢的花山岩画为何能申遗成功?

第40届世界遗产大会正在伊斯坦布尔召开。中国的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是大会审核的27个申报项目中的第一个。没有任何意外, 在当地时间上午10时20分顺利通过,成为中国的第49处世界文化遗产,也是中国第一处岩画类世界文化遗产。

可能很多人对“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并不熟悉,但其实从上个世纪60年代开始,花山岩画就已经开始走入大众的视野。这处世界遗产主要位于广西崇左市宁明县、龙州县、江州区及扶绥县境内,由岩画密集分布的、最具代表性的三个文化景观区域组成,包含蜿蜒200公里的左江沿岸的38个岩画点。它生动表现出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2世纪之间的700 年间,生息繁衍于此的壮族先人古骆越人的精神生活面貌。他们以大江转弯处的陡峭崖壁为画板,涂绘了巨大的赭红色图案记录自己的祭祀舞蹈场景。在这之后,这批骆越人不知何往,持续700年的岩画创作也戛然而止,只有这岩石上的密集图案讲述着那曾经极其繁荣、富有活力的天人沟通的独特追求。

成为世界遗产当然必须具有全人类公认的突出意义和普遍价值。人类在自己的童年遗留在岩石上的画面至少已有四万年的历史,这是在没有文字之前记录自己的主要方式,对于我们了解古人的日常生活和精神世界都是最好的途径,更何况它们中的很多都是艺术精品。事实上,绵延至现代的一些原始部族仍有这种习惯,因而我们发现的岩画遍及世界五大洲的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上千处的世界遗产名录中,岩画遗址也达到30余处,中国是世界上岩画遗存最丰富的地区,在此之前却没有一处成为世界遗产,“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弥补了这一缺憾。

中国的岩画在黑龙江、内蒙古、甘肃、新疆、西藏、广西、云南、贵州、四川及江苏等地,都有大量发现,虽然存在南方、北方两大风格不同的系统,但都是描绘在崖石上的史书,是史前的大型艺术博物馆。花山岩画此次能够作为中国岩画的代表,也许是因为其所体现的独特价值。让世界遗产委员会印象最为深刻的应该是花山岩画的选址,绝大部分都选在临江或江水拐弯处,巨大的崖壁是天然的画板,巨大的画幅倒映在江中,再加上河流沿岸平坦开放的台地,共同构成一幅幅“自然与人的共同作品”,这在世界范围内非常少见。最为难得的是,这些岩画的周围环境至今保存完好,人为破坏和干扰的因素极少,青山环绕着绿水,绿水如丝带一样维系着丛丛直立的峭壁,人在水中行如在画中游,这样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令人神往。

人类,无论是娴熟的猎手还是朴实的采摘者,亦或是充满魔力的巫师,都曾是有感知力的精灵,他们在日复一日的与生活环境的接触中,成为岩画的主宰者,将人类的悲欢那样清晰地通过岩石传达至今。和世界上的大多数岩画表现的动物图像居多不同,人像是花山岩画的基本元素。最大的人像甚至高达3米,单个的小人像更是比比皆是,仿佛是大人像的派生系统,有着原始的创世纪的人类繁衍的启示。他们没有面部的具体特征,全部是“蹲式”的双手上举,如蛙跳一般,整齐而有序。而那些看起来富有装饰性的铜鼓、羊角钮钟、环首刀等,不但与当地的考古发现相吻合,而且渗透到现在壮族的传统文化之中。花山岩画充分证明了古人通过简单图案的不同组合串连来表现传达复杂的情节和思想的能力。

需要强调的是,一年一次的世界遗产大会的重要性,并不仅仅是在已经长达上千处的名录中增加几个新的遗产地,毕竟你很难说英国的尼安特人洞穴和西班牙的安特克拉的支石墓群哪一个更值得成为世界遗产,但每一次大会,至少都重申了世界遗产所代表的人类更为永恒与久远的价值观和审美趣味,这些依然可以唤回人类过往记忆的遗产一次次成为我们冲破现实困境走向未来的信念之源。

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中的一员,都曾走过漫长的申遗之路。“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也不例外。从上个世纪60年代开始的花山岩画调研,算起来陆续都有50年。光是开展世界遗产的申报工作也历经了13年的努力——广西从自治区到县乡,专门进行遗产保护管理的层层机构就不知新增了多少个,各种咨询资料和大大小小的保护方案都能堆满几个房间,包括村规民约在内的保护条例无一不在贯彻“最小干预原则”,而汇聚四方人才的、先后三期的岩画保护工程更是为中国南方涂绘岩画的保护积累了最宝贵的经验……这些显然都不仅仅是为了世界文化遗产的称号。

记得是在2014年,法国的肖维·蓬达尔克洞穴成为世界文化遗产。这个位于法国东南部阿尔代什省的洞穴,因洞壁上绘有上千幅史前壁画而闻名。据科学家以新的测定方式证实,壁画为3万多年前的人类所绘,可谓人类已知最早的史前艺术。不过基于保护岩画的需要,法国政府并未开放公众参观游览,但为了满足大家的好奇心,政府在附近地区建造了一个仿造的洞穴,复制了大致相同的壁画,供包括法国总统在内的观众参观。今天的我们根本无法想象,是什么人、用什么样的方式、花费了多长的时间把离江面百余米的峭壁当成天然的画板,完成了这些具有极高美学成就、同时又与壮族现在的传统民俗息息相关的鲜艳画卷,不过我们可以想象的是,如何通过我们的保护使它们存续更多的两千年。

    版权声明:

    来源为“视点网”均为本站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作品内容有误,或对版权等其它有异议,请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相关阅读

    澄城县成功签约总投资10.21亿元的风电装配式塔架预制生产项目

    • 资讯
    • 2023-03-03 14:19:10
    • 31798
    • 李帅

    近日,澄城县人民政府与北京天杉高科风电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成功签约风电装配式塔架制造及合作应...

    11位铁路奋斗者为“流动中国”增色添彩

    • 百家
    • 2023-03-03 09:35:36
    • 48361
    • 杨艳军

    媒体报道: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铁路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大...

    “春耕曲”里 风笛声声助“三农”

    • 百家
    • 2023-02-21 19:05:38
    • 27799
    • 杨艳军

    中国铁路太原局集团有限公司时刻谨记“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通过深挖装运潜能、加快装卸...

    铁路30项春运便民举措 亦是春运的最美风景

    • 百家
    • 2023-02-08 15:08:17
    • 41128
    • 杨艳军

    为了让旅客在春运旅途中体验更美好,中国铁路太原局统筹客货运工作,合理安排运力,推出30项春运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