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我们的重要文化记忆:“文以载道”引领社会风尚

  • 2016-12-23 23:49
  • 新华网
  • 白瀛、史竞男

文化,承载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记忆。回眸即将过去的2016年,哪些事、哪些人给我们留下了难忘的记忆,打下了深刻的文化烙印——

2016我们的重要文化记忆:“文以载道”引领社会风尚

“文以载道”引领社会风尚

曹文轩、刘震云等斩获国际文学奖项,《湄公河行动》突破主旋律影片的商业困境,G20峰会文艺演出《最忆是杭州》惊艳全球,纪念汤显祖和莎士比亚逝世400周年活动跨越欧亚……

2016年,文艺工作者带给我们很多精彩记忆。

“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做真善美的追求者和传播者,把崇高的价值、美好的情感融入自己的作品,引导人们向高尚的道德聚拢,不让廉价的笑声、无底线的娱乐、无节操的垃圾淹没我们的生活。”

年底的文代会和作代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振聋发聩,坚定文化自信、坚持服务人民、勇于创新创造、坚守艺术理想的四点希望鼓舞着文艺工作者继续从“高原”攀向“高峰”。

而同样文以载道的新闻工作者,在年初召开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后,也深受鼓舞,围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48字职责和使命,着力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讲好真实而动人的中国故事,采写冒热气儿、有温度的新闻报道,让越来越多的‘凡人微芒’,通过我们手中的笔和镜头,成为照亮中国不断前行发展的温暖火把,是一种追求,更是一种责任。”引起了全国新闻工作者的共鸣。

大师远去艺术生命长存

2016年,璀璨的艺术星空,又有一些巨星陨落。中国文艺界一些熟悉又亲切的身影,永远消失在我们的视野中——

“我们也有风花雪月,但那风是‘铁马秋风’、花是‘战地黄花’、雪是‘楼船夜雪’、月是‘边关冷月’。”掷地有声的话语犹在耳畔,86岁的著名剧作家、词作家阎肃却离开了人世,留下1000多首作品和满满的正能量。

他是《红旗谱》中的冯兰池、《小兵张嘎》中的大反派龟田……一生配角炼成戏骨,葛存壮浓缩了中国电影观众的一代记忆。

“对我而言,获得最广泛的读者喜爱,是高于任何奖项的安慰。”陈忠实的代表作《白鹿原》获得了我国长篇小说最高奖——茅盾文学奖,逾500万册的发行量印证了经典的永恒。

离去的大师中,还有“虽然仅仅一个人,也就像在台上涌现了千军万马”的京剧表演艺术家梅葆玖,打开程派新局面的京剧大家李世济,“最贤的妻,最才的女”著名作家、翻译家杨绛,含泪唱起“长城谣”、育英才无数的“中国之莺”周小燕……

如今,大师远去,如流星划过夜空,照亮了后继者前行的道路。斯人已逝,风范长留,他们的精神将继续滋养中国文艺,生发出新的生命。

相关阅读

陕西省少年儿童文化研究会成功主办“西班牙华裔少年西安行”活动

陕西省少年儿童文化研究会成功主办“西班牙华裔少年西安行”活动

  • 教育
  • 2024-08-02
  • 5433

2024年7月28日下午,由陕西省少年儿童文化研究会主办、西安市未央区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承办的...

北京遇洛阳,古都启新篇 2024年大运河文化阅读行洛阳主题活动

北京遇洛阳,古都启新篇 2024年大运河文化阅读行洛阳主题活动

  • 文化
  • 2024-08-01
  • 7882

千古运河汇洛阳,隋唐盛世鉴古今。由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洛阳市文化广电...

青春聚力边疆,共筑民族团结梦——记西安邮电大学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

青春聚力边疆,共筑民族团结梦——记西安邮电大学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

  • 教育
  • 2024-07-29
  • 14357

7月22日,西安邮电大学赴新疆塔里木“团结石榴籽,共绘同心圆”暑期社会实践队深入基层,踏上南疆...

电影《朱德》剧本研讨会在四川成都召开

电影《朱德》剧本研讨会在四川成都召开

  • 文化
  • 2024-07-24
  • 11252

2024年7月23日,为隆重纪念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与军事家朱德同志诞辰140周年,以朱德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