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批评豆瓣? 党报主动发声:以此为准

  • 2016-12-29 10:49
  • 中国青年网
  • 佚名

人民日报批评豆瓣? 党报主动发声:以此为准

【人民日报批评豆瓣? 党报主动发声:以此为准】“人民日报评论”此文章下留言及回复

承认观众有“用脚投票”的权利,也就要承认观众有“打星评级”的权利,这都是一种选择

看电影前去豆瓣看看评分,看完电影后到猫眼写写评价,如今已成为不少网络“新世代”的观影习惯。在开放的平台上与友邻交流感受、分享观点,不仅丰富了自己的观影体验,也解决了关于电影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无数人有弹有赞,给一星也给五星,就形成了电影评价的“大数据”。偏激的、赌气的、找茬的人,肯定都会有,但样本量足够大,也能照见整体性的观感、多数人的态度了。

也应该看到,开放的舆论场中,对电影的评价,确实有失序现象存在。在打分平台上,刷好评、刷恶评者,都有之;在自媒体中,也不乏博取眼球的恶意差评,甚至有“人身攻击”。有开放的市场和开放的舆论,就必然有各种意外情况带来的压力。对于这样的情况,需要合理引导、妥善解决。“洗澡水脏了,不能把盆里的孩子也倒掉”,这应该是共识。不过,话说回来,电影作品真的会被“一星”毁掉吗?电影生态真会被“差评”影响吗?却也是未必。

有人说,看电影就像吃饭一样,好不好吃一尝便知,不能别人说不好吃,你反而质疑别人的口味。说到底,一部电影的品质,也不是“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更不是“说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试想,类似《大圣归来》《湄公河行动》这样的电影,如果不是拿高完成度的作品说话,怎么可能聚起这么多“自来水”,依靠市场和口碑完成逆袭?而换个角度看,多少靠“小鲜肉”、靠“五毛钱特效”、靠“炒作绯闻”博眼球的电影,即便买了一万个“五星好评”,最终也不过是沦为笑柄。与其跟网友较劲,真不如好好反思一下自己的态度,或者水平。

相关阅读

电影《朱德》剧本研讨会在四川成都召开

电影《朱德》剧本研讨会在四川成都召开

  • 文化
  • 2024-07-24
  • 11252

2024年7月23日,为隆重纪念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与军事家朱德同志诞辰140周年,以朱德同...

品质315,安全365 |光明园迪连续多年荣获质量荣誉

品质315,安全365 |光明园迪连续多年荣获质量荣誉

  • 资讯
  • 2024-03-15
  • 39540

2024年315到来之际,光明园迪荣获“全国家具行业质量领先品牌”、“全国家具行业质量领先企业...

渭南市临渭区开展春节前水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抽检工作

渭南市临渭区开展春节前水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抽检工作

  • 三农
  • 2024-02-03
  • 2672

春节即将到来之际,为保障临渭区水产品质量安全,确保群众吃上放心水产品,区水产工作站开展了春节...

醒酒更快丨山庄集团“低醉酒度白酒”科研成果成功发布,开启中国皇家酒品质新纪元!

醒酒更快丨山庄集团“低醉酒度白酒”科研成果成功发布,开启中国皇家酒品质新纪元!

  • 资讯
  • 2024-01-16
  • 6614

告别癸卯,迎来龙辰。在这个品质与创新并重的时代,山庄集团以其深厚的历史积淀和不断创新的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