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围绕六大领域立柱架梁夯制度
- 2016-12-30 08:28
- 央视网
- 佚名
再过几天,就是2017年,中国的全面深化改革即将进入第四个年头。过去三年的深改到底该怎样理解才到位?那些深改动作背后,到底有怎样的战略谋划?年初,中央深改小组组长习近平说,这一切都是为了“夯基垒台、立柱架梁”。年终岁尾,让我们走进深读深改,看看什么样的战略部署,才称得上“立柱架梁”,才会深刻地改变中国。
全面深化改革,就好比改造和装修一栋大厦,房子的格局要调整,采光要更好、通风要更好,人住在里面要更安全、更舒适,还得更体面。而深改小组,就是这个装修方案的设计师团队。
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2020年要实现的改革目标。也就是说,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我们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
深改小组分为六个专项小组
这个目标乍一听有点抽象,但如果我们把它分解开来,就会清楚看出谁是关键:深改小组分为六个专项小组,分别负责经济和生态文明、民主法制、文化、社会、党的建设、纪律检查六大领域。显然,中国改革顶层设计的屋顶,就是靠这六根柱子支撑。
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头
那么,六根柱子当中,哪一根又是顶梁柱当中的顶梁柱呢?很简单,您就看哪个小组排名第一。是的,决定上层建筑的,是经济基础。深改小组第三次会议明确说,“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头,对其他领域改革具有牵引作用”,牵一发而动全身。
全面深化改革这三年来,几乎每年都会诞生一个经济改革的关键词:2014年的“新常态”、2015年的“十三五”、今年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词语是现实的反映,只有不断变革前进的时代,才会有不断涌现的新概念。
那么经济改革的抓手是什么呢?答案是:财税改革!税收,是管理经济最基本的工具,也堪称最立竿见影的工具。有意识地对一个行业少收税,资本就涌入这个行业,这是税收对调整产业结构的意义。少缴税,就意味着多收入,这样可以藏富于民,惠及民生。收多少税,收谁的税,直接反映治国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