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孟山:修改被证伪的课文还需要讨论吗

  • 2017-03-21 00:28
  • 新京报
  • 任孟山

如果一篇课文切实被证伪,那就再没什么可讨论的,需要立刻组织人员修改。

近日,人教社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材第137-139页的课文《爱迪生救妈妈》引发了社会关注。该篇课文主要说的是,爱迪生7岁那年,妈妈得了阑尾炎,由于来不及上医院,家里灯光又昏暗,他就想出了用镜子聚光的办法,使妈妈手术成功。该文被质疑的是“1847年出生的爱迪生7岁那年是1854年,而世界上第一例阑尾炎手术是1886年,也就是说,爱迪生小时候,根本还没有阑尾炎手术。”

任孟山:修改被证伪的课文还需要讨论吗

总有较真的人。腾讯较真栏目研究后发现,这个故事其实来自于1940年的一部美国电影《小汤姆爱迪生》。电影没有说爱迪生妈妈患了阑尾炎,爱迪生也比7岁要大,而且借镜子蜡烛等都是爱迪生一个人完成,不像中文故事添加了许多“小伙伴”以及“爸爸”。事情至此,大致了然:人教版课文“爱迪生救妈妈”,最早来源于电影故事,没有充分的事实证明。

也就是说,咱们的教材把电影里的情节当成了发生在爱迪生身上的真事,这显然属于事实性错误。但是,我注意到,出版社的回应也挺有意思:“我们有相关的依据,也并不像媒体之前说的这是一篇不属实的‘假课文’。”“这个课文也不止有人教社一个出版社出版的语文教材在用,很多出版社的语文教材也都有这篇课文,这些报道出来之后,我们又给教育部写了相关的情况说明。”

我们绝大多数人应该都是学着《爱迪生救妈妈》教材长大的,估计没有人认为爱迪生的文章是出版社杜撰的。在万众瞩目之下,编写课本者肯定也不敢疏忽懈怠。但是,这不意味着绝对不会出现错误,都非圣人,犯个错误也正常。不过,错误被发现之后的态度和行为,特别重要。

依据最基本的逻辑,应该是马上组织专家确证是否确实是错误,如果切实被证伪,那就再没什么可讨论的,需要立刻组织人员修改;正在使用且不更换教材的,由授课教师向学生做出说明。

享有巨大声誉的《开明国语课本》编纂者叶圣陶曾说,“开学那天,小学一年级的孩子是头一回跨进学校,觉得什么都既新鲜又陌生。见到老师,他们上前去鞠躬问好,老师微笑着欢迎他们。等到上课了,翻开课本一看,刚才温馨的一刹那原来已经写在课本里了!老师此时如果善于启发,定能使孩子感到学习的快活,逐渐养成观察和思考的好习惯。”叶圣陶的意思很明白:语文课本要教孩子学的不光是语文,更重要的是学会观察与思考,学会做人。如果课文本身就不真实,教育效果必然大打折扣,这也是为何人们对小学语文课文真实性总是揪着不放的最根本原因。

互联网带来的大范围即时性信息传播促进了知识传播,让更多的人可以相互求证,共同求真。被证伪的信息和知识加以及时修正,是回应社会的题中之义。我们这么一个重视教育的国度,既然大家在找学区房、买学区房、上好学校方面那么卖力、那么认真、那么舍得下本,在从小给学生最基本知识的课本上更应该来不得半点马虎,应该给学生真实的知识,不至于让他们到长大后颠覆课本重新学习。

相关阅读

儿子给妈妈缠了1把扇子后暑假没了 小学生蚕丝扇成“网红”

儿子给妈妈缠了1把扇子后暑假没了 小学生蚕丝扇成“网红”

  • 热点
  • 2024-07-23
  • 44013

在这个充满创意与温情的暑假里,陕西一位小学生的手工礼物不仅温暖了妈妈的心,更意外地在网络上...

汉中市西乡县金牛小学坚持不懈传导正确的家教良方

汉中市西乡县金牛小学坚持不懈传导正确的家教良方

  • 教育
  • 2024-07-10
  • 19708

近年来,陕西省汉中市西乡县金牛小学在全心全意、尽职尽责抓好校内教学工作的同时,坚持不懈向学...

福建男生高考语文150分满分,网友:第一次听说语文考满分!

  • 教育
  • 2024-06-25
  • 44669

近日,福建省泉州高考生卓孟毅在高考中取得了惊人的成绩,总分高达678分,其中语文科目更是获得了...

拾金不昧好少年 民警为2名小学生颁发“特殊”奖状

拾金不昧好少年 民警为2名小学生颁发“特殊”奖状

  • 资讯
  • 2024-06-19
  • 3298

为表扬同学们拾金不昧的高尚品德,传递社会正能量,6月17日,绥德县公安局治安大队民警先后分别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