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房价问题关键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 2017-03-21 15:06
  • 南方都市报
  • 彭彬 王秀中

去库存,需要关注中国城镇化发展的一个新动向,城市在分化,大都市圈目前房价还是上涨的,并不存在去库存问题,而是供给不足的问题,而一些相对衰落的地区,去库存仍会成为重点。

解决房价问题关键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近日,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刘世锦在接受南都记者专访时表示,中国经济已经出现企稳迹象,有很大可能转入中速平稳增长期;一线城市为核心的大都市圈,正在成为中国经济下一步最重要的增长动能来源。但目前一线城市房价过高,会增加全社会生产运营成本,降低城市竞争力,甚至导致部分产业衰落。解决城市房价和过度拥堵等问题,必须从城市化进程中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入手,土地制度改革以及房地产税改革要摆到优先位置。

保持货币政策稳健中性

今年2月2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全年国内生产总值744127亿元,比2015年增长6 .7%,其中,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51 .6%,比2015年提高1.4个百分点。

“中国经济现在已非常接近底部,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呢?中国经济过去7年的时间,一直在回调,实际上是由10%左右的高速增长平台,转向一个中速增长的平台,这是一个再平衡的过程。”刘世锦认为,经过多年的调整,中国经济已经非常接近底部。

刘世锦介绍,之所以中国经济接近底部,主要是因为基于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的判断。其中,从需求角度看,中国高投资已经接近触底,其中最重要的房地产投资变量,在2014年就已经达到了历史需求的峰值。而2016年房地产投资的回升,主要是由一线城市的房价上涨带动,这种上涨不具有可持续性。2017年,房地产投资将进入常态,而所谓的常态就是低速增长,每年增长2%-3%,零增长甚至负增长也有可能。而当房地产投资进入常态后,意味着需求端触底。

而从供给段来看,最关键的PPI指标,已经结束了连续54个月的负增长,且最近增长幅度继续变大,这意味着,供给侧结构性的调整,也已经非常接近底部。

“但是我想强调的是,经济运行会有波动,可能出现反复,是不是触底,需要一段时间的验证,”刘世锦认为,如果宏观政策得当,中国经济2017年有很大概率触底,并进入一个中速增长平台。而一旦进入这一平台,中国经济最少有十年的稳定增长。

据刘世锦介绍,所谓宏观政策得当,就是不要试图通过一种过度宽松宏观政策,促使经济回到高增长的轨道上去,而是要保持货币政策稳健中性,将经济增长动力的获取放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上。

刘世锦认为,中国经济进入中速增长期后,将由三个主要动力支撑发展。第一个动力是现在的经济部门提升效率;第二个动力是发展服务业,这些服务业在发达国家已经比较成熟,从广义上看也是老产业;第三个动力是创新前沿的成果驱动发展,如人工智能和新能源等。

“人工智能这些新技术现在非常热门,但目前比例都还很小,要想构成增长动力,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刘世锦认为,中国经济下一步,最重要的是在老经济中提升效率。而如何在老经济中激发出新动能,需要新体制、新机制、新技术和新商业模式。目前,实施的互联网+实体经济战略,就是一个非常好的尝试。通过线上和线下的结合,减少或消除信息不对称,目前中国这块进步很大。这个领域下一步更大的增长潜能将可能来自产业互联网。

相关阅读

贯彻新发展理念,发挥改革的推动作用(人民观点)

贯彻新发展理念,发挥改革的推动作用(人民观点)

  • 观察
  • 2024-07-31
  • 16934

破除与新发展理念不符的体制机制弊端,形成有利于新发展理念落实落地的制度环境,进一步全面深化...

以青春力量谱写改革华章

  • 百家
  • 2024-07-26
  • 43739

7月15日至18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在北京顺利召开,为我国全面深化改...

耳朵总是痒,却啥也掏不出来?可能暗示这 5 种问题,快自查

耳朵总是痒,却啥也掏不出来?可能暗示这 5 种问题,快自查

  • 健康
  • 2024-07-21
  • 11619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时候会遇到一种微妙的困扰:耳朵痒。对许多人来说,这似乎只是一个小问题。但...

改革发展成效人民说了算

  • 百家
  • 2024-07-14
  • 11889

从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出发,就能找准改革发展的方向和突破口。把是否给老百姓带来最具体的幸福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