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不是学生行凶的原因,“意义缺失”才是
- 2017-03-21 20:31
- 新京报
- 天白 团子
原标题:高考不是学生行凶的原因,“意义缺失”才是
作者:天白、团子
所谓的“现实题材”剧,刻板地将上学、高考简单化地描述为一种枯燥无味而又艰苦卓绝的生活,国外则代替大学成为新的梦幻理想乡,“上学”这件事本身反而价值中空,成为一切矛盾的天然根源。
A
几年前,李敏镐还是“继承者”。他住在美国临海的大别墅里,闲暇时冲浪、品红酒,一时兴起就英雄救个美——捞到了韩国穷高中生朴信惠。他告诉她,欲戴皇冠,必承其重,然后就回国和同父异母的哥争夺家产去了。
朴信惠回国后阴差阳错和李敏镐进了同一所贵族高中,然后开始了和“流星雨”一样的戏码——穷出身女主角被富二代们欺负,然后不断有顶尖富二代爱上女主,好学校的意义似乎就是为女主输送源源不断的富二代。
黄海的另一边,恰对着我国人口大省山东。这是我国高考压力最大的省份之一,每年有几十万考生争夺不足5%的重点录取率。山东是儒家文化发源地,重视教育的风气由来已久。但这样的传承并没有让这个高考大省在教育资源上有明显优势。对南方沿海省份的学生而言,以山东、河南、河北为代表的北方孩子就是读书刻苦的代名词。
但竞争压力,似乎也只能在例如《高考》这样的纪录片中体现,电视剧从来就没说到点上。
青春偶像剧就不提了,但哪怕号称现实主义题材的影视剧,也更多乐意讲讲北上广的中产如何愿意倾其一切,为了娃能上重点小学卖了坐北朝南大三居、搬到每平米贵出好几万又老旧的学区房。
或者如何费尽心思、用尽人脉,把初升高的孩子送到发达国家享受更宽松的学习环境。但是有什么区别呢?《小别离》里,海清演的妈妈长了瘤要做手术,拼命瞒着身处异国的女儿朵朵,跟国内每年高考前后总会出现的诸如“亲人意外身亡全家隐瞒即将参加高考的孩子”此类新闻,有何区别?
所谓的“现实题材”剧,刻板地将上学、高考简单化地描述为一种枯燥无味而又艰苦卓绝的生活,国外则代替大学成为了新的梦幻理想乡,“上学”本身反而价值中空就,成为一切矛盾的天然根源。这是一件非常扭曲的事情。
相关阅读
朝鲜混双组合:会学习中国比赛方式;和韩国选手同登领奖台没压力
- 体育
- 2024-07-31
- 26581
巴黎奥运会乒乓球混双项目的比赛中,中国组合王楚钦/孙颖莎夺得金牌,朝鲜组合李正植/金琴英获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