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3村民宰杀售卖海豚:饮食文化碰到法律红线要“忌口”

  • 2017-04-01 07:59
  • 北京青年报
  • 新华社记者吴涛

珠海3村民涉嫌宰杀售卖海豚:饮食文化碰到法律红线要“忌口”

近日,珠海市南水镇3名村民涉嫌宰杀售卖海豚被公安机关传唤。海洋渔业部门初步调查发现,村民钟某某出海打鱼发现已死亡的疑似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白海豚后,拖回村里分割售卖,剩余的带回家自己吃。

在一些地方的饮食文化中,有所谓“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没有不能吃的”的习俗。而在事发地一带,这种白海豚就被视为可以吃的“大鱼”,当地人习惯称其为“卢亭”“白忌”或“海猪”。

这些年来,因为无知而乱捕、乱买、乱卖、乱吃野生动物触犯法律的情况时有发生。根据野生动物保护名录,列入国家一级和二级保护的野生动物超过300种,这些保护动物绝大部分普通人并不认识,或者认识但不知被列入保护名录。一旦误捕、误卖、误食这些动物,就有可能触犯法律,甚至面临牢狱之灾。

法不容情。“不认识”“不知道”并不能成为免责的理由。我国野生动物保护法规定,未经批准捕猎、出售、购买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及其制品,都将面临罚款等处罚,构成犯罪的还会被追究刑事责任。不“忌口”就难免“罪从口来”。

中国人自古崇尚天人合一,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飞禽走兽,花鸟鱼虫,都被视作自然造化的恩赐。人类进一寸,自然就退一分,为了人类自身永续发展,对自然绝不能过度索取。因此,为满足口腹之欲一味在食材上求新猎奇,恐怕也是一种落后的饮食观念,需要摒弃。

建设生态文明、构建环境友好型和谐社会,我们应当多一份对自然的敬畏之心、爱护之心,守住行为底线、管住口腹之欲,对自然的馈赠要取之有道、取之有度,在法律红线面前更要有禁忌,不能乱采滥捕,什么都往嘴里塞。

相关阅读

陕西省少年儿童文化研究会成功主办“西班牙华裔少年西安行”活动

陕西省少年儿童文化研究会成功主办“西班牙华裔少年西安行”活动

  • 教育
  • 2024-08-02
  • 5433

2024年7月28日下午,由陕西省少年儿童文化研究会主办、西安市未央区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承办的...

北京遇洛阳,古都启新篇 2024年大运河文化阅读行洛阳主题活动

北京遇洛阳,古都启新篇 2024年大运河文化阅读行洛阳主题活动

  • 文化
  • 2024-08-01
  • 7882

千古运河汇洛阳,隋唐盛世鉴古今。由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洛阳市文化广电...

电影《朱德》剧本研讨会在四川成都召开

电影《朱德》剧本研讨会在四川成都召开

  • 文化
  • 2024-07-24
  • 11252

2024年7月23日,为隆重纪念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与军事家朱德同志诞辰140周年,以朱德同...

三团文化路社区开展党风廉政文化交流研讨会

三团文化路社区开展党风廉政文化交流研讨会

  • 资讯
  • 2024-07-18
  • 22552

为进一步加强党风党纪建设,培养廉洁自律的优良作风,7月17日,文化路社区开展党风廉政文化交流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