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腐剧《人民的名义》中警察涉腐,警界人士不必过敏

  • 2017-04-08 11:56
  • 长江日报
  • 杨于泽

关注现实是文艺创作的一种可贵品质,既然关注现实,就会涉及一些现实矛盾和冲突,对此社会要有“消化吸收”的能力。

最高检影视中心出品的反腐剧《人民的名义》正在热播,可以说是盛况空前、好评如潮。但近日有些网友提出不同意见,觉得“剧中的警察没有一个正面形象”,这是成心“黑警察”。

<a href=https://www.shidiannet.com/zt/fanfu/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反腐</a>剧《人民的名义》中警察涉腐,警界人士不必过敏

这类质疑涉及一个问题,即如何看待文艺作品的艺术叙事与艺术真实?这实际上不仅仅是一个欣赏文艺作品、看电视的姿态问题,而且涉及公众对文艺工作者“现实关怀”的态度问题,最终影响到文艺作品反映现实生活的深度和广度,也就是文艺创作的“尺度”与空间问题。

从网友在网上的吐槽来看,他们认为《人民的名义》主要有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剧中警察人物设定和所作所为太过负面,二是剧中警察违法乱纪的事情违反了有关规定,不太可能。比如剧中有的警察协助假警察强拆、溜须拍马、作伪证等,有公安干警在网上表示,只要是有脑子的警察都不会傻到干这种傻事。

这里首先要明确的是,艺术揭示了社会现实中存在的问题,但不等于现实本身,并不是对现实生活的直接记录。根据反腐剧中警察所作所为的“正面负面比”来评判我们国家警察队伍整体的好坏,是极其荒唐的。何况正如《人民的名义》导演公开表示,现在网友对剧中警察好坏的印象只是看了前面10余集的结果,其实腐败与反腐败不是这么简单的事。

《人民的名义》能够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原因在于它触及当代政治生活中的腐败与反腐败斗争,关键是它的“现实关怀”和现实主义创作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上提出,我国作家艺术家要“书写和记录人民的伟大实践、时代的进步要求”。现在中纪委主动提出要“加强反腐题材影视剧的创作和生产”,其目的是充分展示我们党反腐败的坚定决心。

文艺创作的这种“现实关怀”容易触动一部分人的敏感神经,需要我们大家精心呵护。上世纪80年代,王蒙写了一篇短篇小说《坚硬的稀粥》,讲到“我家”大小事情一律由爷爷做主,有人指责是政治暗喻,一度提出要开展批判。文艺创作有其规律,就算有所批判和影射,我们社会也要自信和淡定。

关注现实是文艺创作的一种可贵品质,既然关注现实,就会涉及一些现实矛盾和冲突,对此社会要有“消化吸收”的能力。中华民族具有强大的修复能力,前提是我们敢于承认和直面问题。腐败是我们社会面临的一个严重现实问题,对此我们不能讳疾忌医;腐败不是哪个部门的事,如果反腐剧中有一两个警察涉腐,警界人士也不必过敏。

呵护文艺创作的“现实关怀”,就是给他们创作的自由空间,迎接中华文化的大繁荣。现在中国是全世界电视剧产量最高的,但宫廷剧、抗日神剧能够多年“霸屏”,说明我们的文艺创作仍然有题材单一、风格单一的问题。面向现实生活,创作更多现实题材的文艺作品,可以说是人民的普遍期待。

相关阅读

定期票和计次票的推出对通勤人士来说可太香了!

  • 百家
  • 2024-07-07
  • 9498

今年铁路暑期运输日前启动,铁路部门在京雄城际铁路等区间推出计次票和定期票业务。旅客购买后...

西安铁路公安局延安公安处乌审旗南站派出所开展庆祝第四个人民警察节系列活动

西安铁路公安局延安公安处乌审旗南站派出所开展庆祝第四个人民警察节系列活动

  • 资讯
  • 2024-01-11
  • 22521

为深入贯彻落实公安局、处两级党委部署要求,充分发挥警察节凝心铸魂、激励队伍、展示形象、密...

陕西西乡堰口镇西河村爱心人士捐资助圆学子大学梦

陕西西乡堰口镇西河村爱心人士捐资助圆学子大学梦

  • 教育
  • 2023-09-03
  • 2432

日前,在陕西省汉中市西乡县堰口镇西河村党支部、村委会与“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 共同为全村2...

黄陵站派出所开展庆祝中国人民警察节暨“110”宣传日活动

黄陵站派出所开展庆祝中国人民警察节暨“110”宣传日活动

  • 资讯
  • 2023-01-10
  • 7867

在第三个“中国人民警察节”暨第37个“110 宣传日”到来之际,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