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炳德:网络经济为经济增长提供新动能
- 2017-04-09 08:00
- 中国青年报
- 段炳德
文/段炳德(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员)
目前,中国已有7.31亿上网网民,互联网普及率达53.2%,网络经济的发展在国民经济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网络经济正在为宏观经济增长提供新动能,成为支撑宏观经济持续向好的重要原动力。
网络经济是实体经济的组成部分
互联网最早应用于信息交流和传递,社交应用软件随后快速发展。在初始阶段,网民谈论的是“鼠标+水泥”,担忧互联网不能与实体经济融合。然而,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其应用的快速普及,互联网已与现实世界紧密结合,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全面融合趋势。
网络经济也日益成为实体经济的一部分,一方面互联网催生出众多基于网络的技术和商业模式创新,世界市值最大的10家公司中,网络服务提供商就占了4家,还有两家的业务与互联网紧密相关,像美国搜索引擎巨头谷歌已成为市值达数千亿美元的巨无霸企业;另一方面,互联网为传统经济的转型升级提供全方位的支撑,随着它与国民经济第一、二、三产业的结合日趋紧密,智慧农业、智能制造和电子商务、智慧交通、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成为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2016年,中国网络零售交易额超过5万亿元人民币,网上支付用户达4.75亿人。同时,互联网还在向教育、医疗市场快速渗透,催生出庞大的互联网教育和互联网医疗产业。
上世纪90年代,世界最大经济体美国经历高增长、低通胀的黄金十年,1992年——2000年之间,GDP年均增长率达3.85%、年均通胀水平为2.64%,其中“新经济”的作用功不可没。新经济的核心内容是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发展基础是“信息高速公路”等信息网络通信基础设施的大规模建设和投入使用。美国发达的资本市场为新经济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资金支持。进入21世纪后,信息化与全球化相互融合、迅速发展。2010年,二十国集团中互联网经济平均占GDP达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