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院士卢永根放弃香港富家生活 患癌后捐出所有积蓄

  • 2017-10-15 16:45
  • 长安街知事
  • www.shidiannet.com

卢永根是谁?

卢永根,中科院院士、作物遗传学家,1983 年至 1995 年曾任华南农业大学校长。因罹患癌症,他自觉时日无多,与夫人徐雪宾商量,决定捐出所有积蓄。

3月的一天,这位 87 岁的老人在夫人搀扶下来到银行,将十多个存折的存款转入华南农业大学的账户。因每笔转账都需输密码、签名,前后足足花了一个半小时。

中科院院士卢永根放弃<a href=https://www.shidiannet.com/GB/hongkong/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香港</a>富家生活 患癌后捐出所有积蓄

他们夫妇一共捐出 8809446 元。学校用这笔款设立了教育基金,用于奖励贫困学生与优秀青年教师。

他说:" 党培养了我,将个人财产还给国家,是作最后的贡献。"

卢永根祖籍广东花县,祖父辗转至香港谋生,勤劳致富。父亲卢国棉是一家英国律师行的高级职员,家境已颇为殷实。

童年目睹日军凶残和国民党军队的不堪,卢永根思想不断进步,从一位自小接受英式教育的 " 香港仔 " 成为了年轻的革命者,并回到了内地。

他的一生颇为波折,在学术上颇有成就,也多次受到过不公正的待遇。文革时期,他被下放到翁城干校,度过了十年的时光。

事实上,文革结束时,他已经快 50 岁了。经历了人生波折后,他初心不改,反而更加努力学习,特别是外派到国外培训进修时,不断吸收先进经验,为后来的成果奠定了基础。

卢永根出任华南农学院院长之初,曾接受《光明日报》专访。他谈到自己的党员、校长、教授这三个角色的关系,表示自己谨记 " 先党员,后校长;先校长,后教授 " 的原则。

上世纪 80 年代,学校经费紧缺,身为校长的卢永根坚持不坐进口小车,在住房、电话等待遇上不搞特殊。

他对身边人要求也很严。一位做工程的亲戚来 " 走后门 ",被他骂了回去:只要我一天在,你一天不要进华农大门;即使身患重病住院,他仍要求秘书不搞特殊,办事尽可能乘坐公交、地铁。

1984 年的一个夜晚,卢永根在华南农业大学红满堂草坪上给全校学生作了题为《把青春献给社会主义祖国》的报告。据亲历者回忆,当时听众席没有灯光,全场黑麻麻地坐满了学生。他们屏息凝神,侧耳倾听。卢永根一口气讲了三个多小时。

长安街知事 APP 摘录了其中一二,文字间流露出的爱国情怀,感人至深。

我为什么要摈弃比较安逸的生活,放弃个人名利而回内地呢?主要是日本侵华战争的现实教育了我,使我觉醒到当亡国奴的悲惨。我是炎黄子孙,要为自己的祖国复兴效力。

我回内地三十多年来,经历过不平凡的和曲折的历程。有过一帆风顺的日子,也有过身处逆境的时刻。但我坚信,是中国共产党指给我有意义的人生之路。只有社会主义祖国才是我安身立命的地方。

粉碎 " 四人帮 " 之后,我曾三次出国探亲和访问,但没有被异国的物质生活所引诱,也没有被亲人的热情挽留所动摇。我打心底里热爱自己的祖国。有位美国移民局官员曾问我,你具备移民条件,为什么还要留在中国?我说:" 因为我是中国人,祖国需要我!"

青年学生当前爱国主义行动的具体体现在哪里?一、为振兴中华而勤奋学习和刻苦钻研;二、自觉地把自己的前途、命运和祖国的前途、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三、培养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四、清除利己主义思想。

20 多年多去了,卢永根一直坚守着自己对党的忠诚和对事业的执着。

他是中科院院士,担任大学校长十几年,可去过他家的人,都会有一种 " 家徒四壁 " 的感觉:破旧的木沙发、老式电视;铁架子床锈迹斑斑,挂帐子用的竹竿,一头绑着绳子,一头用钉子固定在墙上;几张还在使用的椅子,用铁丝绑了又绑。

平日里,这位老校长常常拿着一个半旧饭盒,与学生们一起排队,一荤一素二两饭,在一个不起眼的位置,慢慢地将饭菜吃得干干净净。

" 钱都是老两口一点一点省下来的。" 卢永根的秘书赵杏娟说,对扶贫和教育,两位老人却格外慷慨,每年都要捐钱。2014 年,卢永根和他哥哥还悄悄将老家两间商铺祖屋捐给了当地小学。

卢永根夫妇把 880 万捐给了国家,也没有将财产留给唯一的女儿。

相关阅读

澄城县:健全残疾人基本生活保障体系

  • 资讯
  • 2024-06-29
  • 11555

今年以来,澄城县进一步健全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扎实推进残疾人扶贫解困、康复服务、教育就业...

陕西澄城县:“夜经济”点亮“夜生活”

  • 资讯
  • 2024-06-19
  • 42144

连日来,随着气温升高,澄城县“夜经济”也持续升温,热闹的夜市、多彩的活动,勾勒出别有滋味的“烟...

铁路调图,“图”的是人民生活越来越美好

铁路调图,“图”的是人民生活越来越美好

  • 百家
  • 2024-06-03
  • 21913

近年来,我国铁路建设日新月异,新线开通捷报频传,路网规模不断扩大,运营里程不断延伸,旅客流量持续...

五旬阿姨开网约车:一天跑十几小时!每个努力生活人都值得尊重!

五旬阿姨开网约车:一天跑十几小时!每个努力生活人都值得尊重!

  • 资讯
  • 2024-06-03
  • 38008

在城市的喧嚣中,有一位53岁的陈阿姨,她以网约车为伴,走过了8年的风雨兼程。这8年里,她见证了网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