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科院副院长李金祥:我国畜禽核心种源80%依赖进口

  • 2017-12-28 23:00
  • 中国经济网
  • ShiDianNet.Com

畜产品是人类重要的食物来源。目前,我国每天要消耗约2.3亿公斤肉、8000万公斤禽蛋、1亿公斤牛奶,我国畜牧业已基本实现了畜产品的数量安全和质量安全。

“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应该注意到,我国畜牧科技整体水平仍有待提高。其中,畜禽主导品种质量与国外相比还有较大差距,核心种源80%依赖国外进口。”在日前举行的国家畜牧科技创新联盟成立大会暨中国农科院牧医所建所60周年总结交流会上,中国农科院副院长李金祥表示。同时,规模化和智能化健康养殖技术水平不高,新饲料产品创制和饲料替代资源开发研究不足,畜牧业标准体系老化滞后,畜产品质量安全存在巨大隐患等问题也严重制约了我国畜牧业的发展。

中国农科院副院长李金祥:我国畜禽核心种源80%依赖进口

在此背景下,中国农科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联合业内10家中央级研究所、42家省级科学院研究所、9家推广机构、31所高校和36家龙头企业共同组建了国家畜牧科技创新联盟。联盟的宗旨是“提升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并将建立自主研发与开放合作并存的创新模式,加强建设我国畜牧研究、转化平台,重点解决动物资源与种业创制、畜禽营养与全产业链健康养殖、优质功能性畜禽产品生产等国家重大需求问题,不断提升畜牧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促进产业升级。

李金祥认为,当前,畜牧养殖已从传统散养型向规模化、标准化转变,呈现养殖规模与养殖效益同步推进、养殖数量与产品质量同步提高的方向转变,正处于从传统向现代加快转型的关键时期。因此,科技创新联盟的成立意义重大。

中国农科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所长、国家畜牧科技创新联盟理事长秦玉昌表示,联盟将重点开展主要畜禽良种自主培育与产业化、饲料资源高效利用与畜牧业绿色养殖技术集成模式等原始创新、协同创新以及技术集成与应用等任务,打破部门、学科和区域界限,探索建立国家需求导向、项目任务带动、平台资源共享、机制创新推动的高效协同创新机制。

同时,联盟还要构建畜牧科技成果托管与交流平台,通过组织各类活动宣传与推介联盟单位科技成果,推动成果产业进程;建立重大项目筛选机制,推进实施能形成扩大产业规模并显著提升现代畜牧技术水平和核心竞争力的成果转化项目。

相关阅读

专访IAE国际学士院人体生命科学研究院院长宋维生

专访IAE国际学士院人体生命科学研究院院长宋维生

  • 人物
  • 2024-07-14
  • 4434

宋维生院长:科研成果只有与社会需求对接才能真正产生价值,我希望通过身体力行,能够为推动生命科...

中国全面禁止洋垃圾进口 已实现固体废物零进口目标

中国全面禁止洋垃圾进口 已实现固体废物零进口目标

  • 热点
  • 2022-10-21
  • 47388

今天上午,生态环境部党组成员、副部长翟青在党的二十大记者招待会上说,2021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

基层工作不能依赖“套路”

  • 百家
  • 2022-07-22
  • 7647

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是我们党治国理政十分必要、至关重要...

菜鸟外部收入占比69%,国际物流、国内供应链等核心能力获市场认可

  • 科技
  • 2022-05-27
  • 22319

5月26日,阿里巴巴集团公布了2022财年第四季度及全年业绩。其中,菜鸟全年外部收入占营业收入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