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澄城县扎实推行按病种点数法综合付费改革
- 2018-09-04 08:25
- 视点中国网
- 薛妮
本网讯:(通讯员 薛妮)为有效控制医疗费用增长,规范医疗行为,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今年,澄城县在住院按病种结算的基础上,将门诊支付纳入范畴,推行按病种点数法综合付费改革。
一是确定病种和诊次点数。筛选出近三年住院例数10例以上的病种,取住院费用中位数为各病种的参考费用,与事先选定的基准病种的住院费用进行比较,折算出各病种的“标准点数”,其余作为“未入组病种”。基准病种根据住院人次数、费用稳定性等综合因素筛选确定。门诊点数以各医疗机构月平均诊次费用为单元,与基准病种的费用进行比较折算确定。目前,全县住院按照点数付费的病种共有644个,覆盖率达85%。
二是实行疾病分组管理。按照费用相近、诊断相似的原则,对筛选的病种进行分组,实行同组同价。针对县、镇医院住院病种和费用的差异,分别确定点数,重病病种只确定县级点数,常见轻病种只确定镇级点数。对镇卫生院可治疗的病种适当降低县级标准点数值,促进病人分流。同时,针对医疗机构住院病种轻重、住院日长短、治疗手段不同形成的住院费用差异,按县级、民营、专科,中心、一般、村级类型,分级分别确定等级系数,进行点数结算标准调节。
三是设置异常费用区间。针对各医疗机构实际结算的点数病种和无点数病种,根据费用高低的异常情况实行区间控制。在实际结算时,与事先确定的该病种的标准点数进行比较,比值在60%至140%范围内,该病人的结算点数即为事先确定的标准点数;比值低于60%,则其结算点数为实际点数;比值高于140%的要进行相应扣减,对“未入组病种”按实际点数的90%核算。门诊诊次按月平均值结算,异常取值初步设定为90-110%。
四是实行分级预算管理。对预算基金按医疗机构等级进行分级预算,分别核定一级医院(镇、村)和二级医院(县级)预算,原则实行单独核算,互不调剂,且等级内不再预算到具体医疗机构。在分级预算时,适当增加基层医疗机构份额,引导分级诊疗,病人向基层分流,有效防范了争抢病人现象。
五是加强运行监测。根据点数法结算结果,对医疗机构形成的偏差进行跟踪分析,并进行优化调整,尤其是对病种(诊次)点数、控费区间参数等,建立动态监测和调整机制,提高病种入组率,合理调控病种间点数级差。(完)
相关阅读
陕西省少年儿童文化研究会成功主办“西班牙华裔少年西安行”活动
- 教育
- 2024-08-02
- 5433
2024年7月28日下午,由陕西省少年儿童文化研究会主办、西安市未央区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承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