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通讯员 刘慧斌)在陕西神木市大保当镇有这么一位视孤寡老人如亲人的慈祥妇女,她又是一位有孝心的好媳妇、有爱心的好母亲、好妻子。她就是神木市大保当镇小草湾村妇联副主席田二女。近年来,她先后被各级政府和部门评为小草湾好人、大保当好人、神木好人、榆林好人、以及优秀志愿者、优秀助人为乐者、当代活雷锋。
田二女,现年55岁,20岁就和本村村民杨福林结了婚,那时的他们家只有65岁的母亲和他两人,生活非常困难。因为是本村人,她一边要照顾年迈的婆婆和自已的两个孩子,一边还要照顾娘家父母,她的父亲为了维持全家八口人的生活,在当时没有机械设备的条件下人工用手锤、铁镐在社办矿挖煤十多年,患上了煤肺病,她三天两头去照顾父亲,先后去省、市、县等医院救治父亲,为了挽救父亲的生命,她花光了自己的积蓄,再和别人借贷救治。病到了晚期,父亲不能自理,做女儿的她一直守在父亲身旁抚养,直到他老人家生命的最后一刻。父亲刚刚去世,81岁的婆婆又倒下了,婆婆全身瘫痪,大小便也不能自理,做儿媳的她每天守候在婆婆身边,给婆婆喂饭、洗衣服、洗被褥、推拿、按摩,扶起来让婆婆活动以防身体不适,这样一直伺候一年多,婆婆离开人世。父亲走了、婆婆走了,她很伤心。离娘家只有六百多米的她又要去照顾患上三年脑血栓拄着拐杖的母亲,为了照顾母亲的生活起居和照料她的三个孙子。这些年来,她经常把母亲接到自己家照料,母亲想家时送回去转一两天后再接回来,一直到现在。
为了维持生活,丈夫经常在外打工,日久天长,积劳成疾,他患上了脑梗、癫痫等疾病。田二女既要抚养老人,供养两个孩子上学,又要照顾丈夫,时间长了也得了病,大型手术做了三次。面对如此繁重的生活压力,田二女还是坚强支撑着、快乐地生活着,像田二女这样的家庭本应该需要社会各方面的支助,非但没有得到社会的救助,还要帮助比她更困难的村里和邻村的一些留守儿童、孤寡老人和残疾人,这一帮就是9年,现在还在继续。
自2009年以来,田二女把照顾老人和残疾人当成了自己的重任,在田二女做服务这些年,已经先后去世20多位老人,但后续的人数更多。农村人有的不理解,认为田二女可能有政府或其他部门的资助,说她这样做是为了赚钱,有的却说孝敬老人是我们做儿女的事,你这样做是给我们丢人,尽管这样,面对各种的质疑和不解,但她还是坚持干了下去。
88岁的贾班女她老人家弯腰驼背,生活不能自理,儿子儿媳在外打工不能照料,田二女就常常去给她做饭、洗衣服、理发、剪指甲。如果没有按时去,不会打电话的她就给村里其他人传话告诉田二女,还常常说田二女就是她的亲人,就像她的女儿一样,是个好孩子。因为有田二女的照料,她的儿子儿媳能放心在外打拼。儿子和儿媳只要见到田二女就会说:“妹子,你真是大好人,有你的照料,我们真正是放心一百倍呀!”
老党员刘怀玉和他的妻子苏翠莲二位老人因年迈患上了脑梗、高血压、糖尿病,儿子、儿媳也是残疾人。田二女就经常去给二位老人家收拾屋子,洗被褥和干其它家务活,每次临走时二位老人拉住田二女的手不愿让她离开。他的儿子也说:“对不起,妹子,我们一家人真是麻烦你了。”每当听到这样的话,田二女的心里暖暖的,无需回报,这就是最好的回报。田二女能帮到别人,被别人认可,这就是最大的价值。
64岁的高粉琴,儿女因工作不在身边,自己患上了高血压,行走不便,看到别人去这儿转转,去那儿串串,自己出不去,也见不到人,田二女就抽空去陪老人家聊聊天,聊聊村里村外她感兴趣的事,老人也就不那么孤单了。
80岁以上的本村村民,郭玉宝、刘海旺、杨占彪、郝粉琴、李丑丑、方翠英、党芳芳、刘玉胜、黄对宝等几位老成为重点照管对象,邻村高圪堵村的部分残疾人和老年人,田二女也在照管范围之中。
博仁医院养老中心是2017年成立的,现居住40多位老人,到目前为止,田二女已为他们理发10多次了,受到了养老中心的领导和老人们的夸赞。
2015年,她去内蒙古乌审旗图克镇化工厂照看儿子,在大街上碰到一位老人带着孙子被一辆小轿车撞倒逃跑了,老人躺在大街上昏迷不醒,孙子也被擦伤号哭不止,观望的人很多,就是没有一人上去搀扶,看到这种场景,田二女二话没说,也没有多想就上去搀扶起爷孙俩,给他们止血,并立马拨打120电话求救,随后又联系家人。她的这一举动受到了120医护人员、家人,以及围观群众的敬佩。
这么多年来,田二女从未享受过一分报酬。2017年,大保当镇开展“第二届大保当好人”评选活动,田二女被评为“大保当好人”,政府给她奖励了3000元资金。当她拿到这3000元时,很激动也很惶恐,这么多年的默默付出,也总算有人能知晓,或许这是一次很好的机会,让更多的人认识田二女,也好为更多的人服务。在2017年春节期间,田二女便利用这些奖金和自筹资金,为本村十位老人,购买了米面、油、对联、瓜子等其他过年用品。受到了镇政府、神木慈善协会和各界的表扬。
9年来,田二女已经为本村和邻村的100多位老人义务理发和做好事近万次,作为一名普普通通的农家妇女,田二女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于村民,特别是对村内的孤寡独居老人和困难弱势群体,播散一片阳光,奉献一片爱心,象春风细雨润心田一样,滋润着本村和邻村需要帮助的老人,始终把帮助别人当做自己最快乐的事情,也希望在我有生之年能为更多需要帮助的人送出温暖、送出爱心。不是常说,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间将会变成美好的未来!(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