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点中国网微信公众号

香港狮子山下美荷楼 见证港人打拼史

狮子山下的美荷楼位于香港九龙石硖尾邨,1954年建成,是香港硕果仅存的“H”形徙置大厦,因为其拥有的独特历史价值,获评为“香港二级历史建筑”。美荷楼原本是安置石硖尾火灾灾民的安置房,也是香港最早建设启用的公共房屋,在数十年的风风雨雨中,上千家庭过万居民搬入迁出美荷楼,美荷楼承载了成千上万居民的“欢笑与唏嘘”,他们“携手踏平崎岖”,用艰辛努力写下一个个奋斗的人生。美荷楼里的生活正是体现了港人自强不息、同舟共济、艰苦打拼的“狮子山下”精神,正是凭借这种精神,香港从一个小渔村成长为国际大都市。图为现已改造成为青年旅舍的美荷楼新貌。中新社记者 张炜 摄

狮子山下的美荷楼位于香港九龙石硖尾邨,1954年建成,是香港硕果仅存的“H”形徙置大厦,因为其拥有的独特历史价值,获评为“香港二级历史建筑”。美荷楼原本是安置石硖尾火灾灾民的安置房,也是香港最早建设启用的公共房屋,在数十年的风风雨雨中,上千家庭过万居民搬入迁出美荷楼,美荷楼承载了成千上万居民的“欢笑与唏嘘”,他们“携手踏平崎岖”,用艰辛努力写下一个个奋斗的人生。美荷楼里的生活正是体现了港人自强不息、同舟共济、艰苦打拼的“狮子山下”精神,正是凭借这种精神,香港从一个小渔村成长为国际大都市。图为现已改造成为青年旅舍的美荷楼新貌。中新社记者 张炜 摄

2013年,美荷楼被改造成青年旅舍。香港青年旅舍协会特意在美荷楼地下和一楼拨出共14个120呎的单位,设立“美荷楼生活馆”,面积逾400平方米。生活馆内有当年的家具、实物、旧照片、口述历史等,共计约1200件展品,从160名原居民手中收集而来。中新社记者 张炜 摄

2013年,美荷楼被改造成青年旅舍。香港青年旅舍协会特意在美荷楼地下和一楼拨出共14个120呎的单位,设立“美荷楼生活馆”,面积逾400平方米。生活馆内有当年的家具、实物、旧照片、口述历史等,共计约1200件展品,从160名原居民手中收集而来。中新社记者 张炜 摄

美荷楼内每个房间面积均为120平方呎(约11平方米),当年安置首批居民时,当局要求一间屋至少居住5名成年人,每户月租为10港元。图为根据1950年代范氏一家六口居住的美荷楼271室重建的展室,四名儿女住在低矮的“阁仔”里,而右边的铁桶既是储物柜又是临时“梯子”。中新社记者 张炜 摄

美荷楼内每个房间面积均为120平方呎(约11平方米),当年安置首批居民时,当局要求一间屋至少居住5名成年人,每户月租为10港元。图为根据1950年代范氏一家六口居住的美荷楼271室重建的展室,四名儿女住在低矮的“阁仔”里,而右边的铁桶既是储物柜又是临时“梯子”。中新社记者 张炜 摄

这是根据1950年代范氏一家六口居住的美荷楼271室重建的展室一角,缝纫机是当时许多石硖尾邨公屋居民的自备生产工具,在家中承接缝纫生意,贴补家用。中新社记者 张炜 摄

这是根据1950年代范氏一家六口居住的美荷楼271室重建的展室一角,缝纫机是当时许多石硖尾邨公屋居民的自备生产工具,在家中承接缝纫生意,贴补家用。中新社记者 张炜 摄

1950年代,美荷楼安置居民时,当局要求一间屋至少居住5名成年人,如果不足5名成人,需要两家合住一个单位,中间设隔断。中新社记者 张炜 摄

1950年代,美荷楼安置居民时,当局要求一间屋至少居住5名成年人,如果不足5名成人,需要两家合住一个单位,中间设隔断。中新社记者 张炜 摄

1954年的美荷楼是石硖尾邨首8座徙置大厦之一,原称H座,外形像英文字母“H”。图为1950年代的美荷楼模型。中新社记者 张炜 摄

1954年的美荷楼是石硖尾邨首8座徙置大厦之一,原称H座,外形像英文字母“H”。图为1950年代的美荷楼模型。中新社记者 张炜 摄

1950年代的美荷楼没有独立厨房,居民多在走廊狭小的空间生火做饭。图为当年的照片和实物陈列。中新社记者 张炜 摄

1950年代的美荷楼没有独立厨房,居民多在走廊狭小的空间生火做饭。图为当年的照片和实物陈列。中新社记者 张炜 摄

1950-70年代,香港九龙深水埗一带制衣作坊林立,美荷楼里许多居民自备衣车(缝纫机)承揽生意。图为从原居民手中收集的部分生活用品。中新社记者 张炜 摄

1950-70年代,香港九龙深水埗一带制衣作坊林立,美荷楼里许多居民自备衣车(缝纫机)承揽生意。图为从原居民手中收集的部分生活用品。中新社记者 张炜 摄

1970年代,香港经济正经历腾飞,经过改造的美荷楼面貌大为改善,居民生活也水涨船高,电视机、电冰箱、电风扇、沙发成了许多家庭的标配。中新社记者 张炜 摄

1970年代,香港经济正经历腾飞,经过改造的美荷楼面貌大为改善,居民生活也水涨船高,电视机、电冰箱、电风扇、沙发成了许多家庭的标配。中新社记者 张炜 摄

2019-01-13 22:23:54中新社/张炜
  • 狮子山下的美荷楼位于香港九龙石硖尾邨,1954年建成,是香港硕果仅存的“H”形徙置大厦,因为其拥有的独特历史价值,获评为“香港二级历史建筑”。美荷楼原本是安置石硖尾火灾灾民的安置房,也是香港最早建设启用的公共房屋,在数十年的风风雨雨中,上千家庭过万居民搬入迁出美荷楼,美荷楼承载了成千上万居民的“欢笑与唏嘘”,他们“携手踏平崎岖”,用艰辛努力写下一个个奋斗的人生。美荷楼里的生活正是体现了港人自强不息、同舟共济、艰苦打拼的“狮子山下”精神,正是凭借这种精神,香港从一个小渔村成长为国际大都市。图为现已改造成为青年旅舍的美荷楼新貌。中新社记者 张炜 摄
  • 2013年,美荷楼被改造成青年旅舍。香港青年旅舍协会特意在美荷楼地下和一楼拨出共14个120呎的单位,设立“美荷楼生活馆”,面积逾400平方米。生活馆内有当年的家具、实物、旧照片、口述历史等,共计约1200件展品,从160名原居民手中收集而来。中新社记者 张炜 摄
  • 美荷楼内每个房间面积均为120平方呎(约11平方米),当年安置首批居民时,当局要求一间屋至少居住5名成年人,每户月租为10港元。图为根据1950年代范氏一家六口居住的美荷楼271室重建的展室,四名儿女住在低矮的“阁仔”里,而右边的铁桶既是储物柜又是临时“梯子”。中新社记者 张炜 摄
  • 这是根据1950年代范氏一家六口居住的美荷楼271室重建的展室一角,缝纫机是当时许多石硖尾邨公屋居民的自备生产工具,在家中承接缝纫生意,贴补家用。中新社记者 张炜 摄
  • 1950年代,美荷楼安置居民时,当局要求一间屋至少居住5名成年人,如果不足5名成人,需要两家合住一个单位,中间设隔断。中新社记者 张炜 摄
  • 1954年的美荷楼是石硖尾邨首8座徙置大厦之一,原称H座,外形像英文字母“H”。图为1950年代的美荷楼模型。中新社记者 张炜 摄
  • 1950年代的美荷楼没有独立厨房,居民多在走廊狭小的空间生火做饭。图为当年的照片和实物陈列。中新社记者 张炜 摄
  • 1950-70年代,香港九龙深水埗一带制衣作坊林立,美荷楼里许多居民自备衣车(缝纫机)承揽生意。图为从原居民手中收集的部分生活用品。中新社记者 张炜 摄
  • 1970年代,香港经济正经历腾飞,经过改造的美荷楼面貌大为改善,居民生活也水涨船高,电视机、电冰箱、电风扇、沙发成了许多家庭的标配。中新社记者 张炜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