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造大桥—敢于创新

经验是一把双刃剑,经验用好了可以让它帮助我们去解决很多的问题,但经验有的时候也会束缚你的思维,限制你的一些创造,让你和一些更好的方法失之交臂。是凭借经验,还是敢于创新,他,林鸣,给了我们一份标准的答案。(央视网,5月10日)

2018年10月24日,注定是一个不平凡的日子。全程55公里的港珠澳大桥开通运营,它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也是中国交通史上技术最复杂,建设要求及标准最高的工程之一,被英国《卫报》誉为“新世界七大奇迹”。从前期筹备到建成,筑成这座伟大的桥,依靠每一个建设者的坚守,每一次与家人的分离,每一次团队的合作,中国工程界几代人努力的经验积累和我们不断的创新之结果。作为这样一项世纪工程的岛隧总工程师林鸣,在过去的10年里,把全部心血都投注在了这座桥上。当“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终于成为现实,人们看到的不仅仅是建设者们艰苦卓绝的探索,也是中国作为桥梁大国向桥梁强国实现的一次伟大的飞跃,更是中国乃至世界桥梁史上的创新。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桥梁建设从内陆走向沿海,从江河走向海洋,每一座大桥都是一座技术积累的里程碑,是一座座大桥,一滴滴经验、教训之水汇集成了我国40年桥梁成就的浩瀚海洋,是改革开放40年来桥梁史上一座重要的里程碑。

与沉管技术发达的美国、荷兰和日本相比,中国直到1993年才建成一条珠江隧道,用了20年时间。但是中国工程技术人员勤于思考,不耻下问,敢于创新,用了7年时间把6.7公里的沉管隧道深埋海床20米以下,并且滴水不漏。荷兰沉管隧道专家汉斯·德维特在见证了港珠澳大桥最后接头安装后说:“我的结论是,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超越了之前任何沉管隧道项目的技术极限。因为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的建设,中国从一个沉管隧道建设技术的相对弱国发展成为国际沉管隧道技术的领军国家之一。”

此前,在教科书上,沉管隧道只有刚性和柔性两种结构体系,但经过论证,无论刚性还是柔性,都不能满足深埋情况下设计使用寿命120年的要求。没有任何经验的借鉴,也没有任何权威的技术支持,无论怎么选择,工程队都会遇到无法估量的风险。2012年,他,终于提出了自己的一个大胆的设想:半刚性。国外的人对中国人很不屑:认为中国人还没有资格在沉管这个领域设计一种新的结构,这无异于还未学会爬,就已经在学跑。但正是这一大胆的创新,创就了我们中国人的奇迹。

我国当前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一带一路”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中国向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世界发出响亮的“中国声音”,提出睿智的“中国方案”,改革创新,敢于创新,共建共享、实现互利互赢,是引领人间正道越走越宽的有力武器。

林鸣常说,这个时代的中国工程师是幸福的。中国交通发展到了一个可以选择的时代,可以选择一起跑,可以选择领跑,也可以选择跟着跑。经历了40年的曲折、探索、提升,现在中国的交通建设已经处于领跑的位置。这个时代的中国人也是幸福的,中国已经成为了世界的一个符号,凭借中国智慧,中国力量,中国特色,中国创新,引领全世界走向康庄大道。(文/赵伟)

    版权声明:

    来源为“视点网”均为本站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作品内容有误,或对版权等其它有异议,请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相关阅读

    创新乡村治理体系 提升群众幸福指数——澄城县城关街道推进乡村治理工作综述

    • 资讯
    • 2022-12-13 15:30:20
    • 32660
    • 韩乐 杨萌

    今年以来,澄城县城关街道不断强化党建引领,创新提升基层治理水平,着力构建网格化管理、信息化支...

    用心用情做好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工作

    • 百家
    • 2022-12-08 18:48:01
    • 38262
    • 何乐

    当前,受新冠疫情和大学生融资难、经验少、服务不到位的影响,大学生创新创业形势比较严峻,为了帮...

    把创新作为发展“主动力”

    • 百家
    • 2022-11-17 19:37:53
    • 7068
    • 王学芳

    11月12日,搭载天舟五号货运飞船的长征七号遥六运载火箭,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准时点火发射。从...

    澄城县:构建医保创新格局 共守人民健康福祉

    • 资讯
    • 2022-11-14 20:18:07
    • 32824
    • 代泽欣

    为实现辖区内广大参保群众就医购药更快捷、业务办理更方便,保障医疗行为和医保服务更规范。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