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入生态旅游典范——武当山站
为了进一步加强对武当山生态环境建设的认识,实践队员来到十堰市市生态环境局武当山分局,在环境监察队长刘队长和生态科黄科长的带领下,以座谈会的形式与武当山分局的领导展开生态环境保护调研与学习。
在刘队长的介绍下,我们了解到武当山分局上半年工作主要围绕“治水”、“治气”、“治土”开展,在“治水”方面继续实施水污染治理,确保一江清水永续北送;在“治气”方面持续发力,打赢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在“治土”方面实施源头管控,打好净土防御战。在处理现下最热的“垃圾分类”和“煤改气”等难题时,有效方式主要是以宣传、座谈等方式介绍环境治理是惠泽民生的举措,积极配合市局生态环保工作的开展。
刘队长介绍武当山分局环保工作的开展情况
在座谈会的基础上,实践队员出发攀登武当山并进行的生态文明建设实地考察与调研。通过进一步的调查,我们了解到武当山景区,实行“五分钟保洁制”和“24小时保持制”,通过优化人员结构,明确责任划分,对各责任片区环境卫生进行评比,并通过建立绩效考核等方式,加大景点环境卫生清理力度,进一步美化十堰市的“武当山”名片。
实践队员帮助清理景区垃圾
在对武当山景区生态环境建设的了解基础上,实践队员来到武当博物馆,进一步探索武当文化背后的故事,习近平总书记曾说:“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是不可再生的珍贵文化资源。”通过这次走进武当博物馆,我们了解到武当山不仅背后承载着武当文化故事,更是十堰市三大名片中生态文化的重要体现。
习总书记曾说:广大青年要如饥似渴、孜孜不倦学习,既多读有字之书,也多读无字之书,注重学习人生经验和社会知识。
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活动,我们不仅了解到具有当地文化特色的生态文明建设方案,更切实体验到十堰市在建设“绿色生态城”理念下所做出的种种努力,更重要的是,学习到了十堰市在关于环境保护与打好农村脱贫攻坚站的先进方法和理念。身为二十一世纪的大学生,我们理应承担起“国家未来建设者”的责任与担当,不仅要学习书本知识,读好有字之书;更要借着深入十堰进行生态文明建设调研的机会,尽自己所能,树立环境保护的生态理念,读懂生态文明建设无字之书,进一步担当起身为交通学子应有的责任与担当,将贯彻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渗透到每一位长大学子的点点滴滴中去。
相关阅读
青春聚力边疆,共筑民族团结梦——记西安邮电大学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
- 教育
- 2024-07-29
- 14357
7月22日,西安邮电大学赴新疆塔里木“团结石榴籽,共绘同心圆”暑期社会实践队深入基层,踏上南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