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城县煤炭资源优化整合和布局调整工作启示

澄城地处“渭北黑腰带”,辖9镇1办160个行政村14个社区,总人口40万,国土面积112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87万亩,县域已探明煤炭储量85.5亿吨,可开采利用39.78亿吨,是全国重点产煤县。近年来,随着国家关井压产和资源整合政策的实施,地方煤矿从182处逐步整合、优化、提升至15处。2016年,国家煤炭去产能政策出台后,该县按照“政府主导、财政补偿、市场倒逼”原则,积极克服煤矿亏损严重、企业退出不积极、抵触情绪较大等诸多困难,一举关闭矿井5处,退出产能165万吨,接近地方总产能的三分之一,超额完成去产能任务。目前,共保留煤矿6处,总产能396万吨,是全省煤炭产能退出力度最大的县份,受到中、省、市各级的充分肯定,为陕西省煤炭资源优化整合和布局调整作出了积极贡献。

明晰主线穷则思变突破困局

煤炭资源优化整合和布局调整不是对煤矿一关了事,而是充分利用资源,追求更大的经济效益。多年来,煤炭产业一直是澄城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但过度开采导致矿产资源枯竭和产能过剩,煤炭企业效益日益下滑,产业发展遭遇瓶颈。一是国家政策层面。随着国家“关井压产”“去产能”等宏观调控政策的实施,国有煤矿和私营煤矿大多在关闭之列,企业经营陷入困境,产业发展受到严重制约,面临形势异常严竣,转型迫在眉睫。二是资源利用方面。因无序开采加速资源枯竭,生态环境破坏,加之机械化开采程度低,大部分煤矿属于残煤复采,煤炭资源不能得到充分利用,煤炭工业逐步萎缩,对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巨大冲击。三是安全监管方面。受经济下行、节能降耗、能源结构调整等因素影响,煤炭企业安全方面投入不足,管理粗放,越界开采、非法开采时有发生,安全基础不牢,安全隐患严重。如何在纷繁复杂的现状中闯出一条生路?该县经过多方论证,通盘考虑,提出围绕“煤炭资源优化整合和布局调整”这条主线,通过产业布局优化、企业转型升级、发展方式转变,推进煤炭产业走上安全良性发展的新路子。

放大格局高度重视高位推动

煤炭资源优化整合和布局调整仅仅依靠单个部门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使各级各相关部门对资源整合的重要性形成共识,从而变成自觉的行动。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了由县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发改、财政、公安、自然资源等部门为成员的煤炭资源整合和布局调整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全县煤炭资源整合和布局调整工作,赋予其业务指导、组织协调、监督检查、考核评价等职权,实行严格的目标管理、绩效考核。二是凝聚工作合力。坚持把煤炭资源整合和布局调整作为“产业转型、稳煤强烟”的突破口,与经济工作同部署、同安排、同检查、同落实,通过签订目标责任书,细化分解任务,层层夯实责任,层层传导压力,构建起“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合力攻坚”的良好格局,实现了目标同向、工作合拍、力量凝聚。三是强力推动落实。建立联席会议制定,定期召开领导小组会议,协调解决工作推进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特别是县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多次调研指导,重点工作亲自部署、重要事项亲自过问、重大问题亲自处置,分管领导全程跟踪、一线办公、协调督办,确保了各项工作高效有序开展。

把握根本响应政策全力争取

煤炭资源整合和布局调整的根本,在于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煤炭产业优化升级和集约、循环、高效、可持续发展。一方面,深度解读国家政策,准确把握,严格执行。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严格执行国家关于煤炭行业去产能“关小建大”的精神,结合县域实际,通盘考虑,超前谋划,既严格执行国家关井压产和资源整合政策,又确保煤矿安全和煤炭系统大局稳定,在反复调研、多方论证的基础上,找准了严格执行国家政策和最大限度盘活煤炭资源的切入点,科学制定《澄城县煤炭资源优化整合实施方案》,为扎实开展工作提供了重要遵循。另一方面,全力争取中省支持,因地制宜,科学施策。《澄城县煤炭资源优化整合实施方案》经渭南市政府研究审定,上报至陕西省政府联席会议研究审定,省市都认为合理可行,不仅充分体现了国家煤炭行业淘汰落后产能、关小留大等去产能精神,而且更有利于地方经济发展和煤炭行业安全生产,为促进煤炭工业安全良性发展、推动澄城由煤炭资源大县向煤炭经济强县转变,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

严格标准严把关口实现跨越

煤炭资源整合和布局调整的意义和成效,随着时间的推移必将进一步放大,既为煤矿安全水平的提高奠定了基础,也为煤炭经济的科学发展开辟了坦途。一是严格退出标准。坚持“拆除建筑物、填实井筒、恢复地貌、设立标识”原则,严格执行“三不留一闭毁”要求,高质量、高标准对新力煤业、宏旭煤矿等7处煤矿实施了彻底关闭,并顺利通过省市钢铁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领导小组联合验收,落实国家去产能政策走在了省市前列。二是妥善解决问题。为保证煤矿关闭期间的安全工作,实行24小时不间断现场盯守和全过程录像,确保了安全工作万无一失。同时,严格按照国家政策和规定,按照“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开展核查清算,落实奖补资金,保护采矿权人的合法利益,维护社会安全稳定。三是打造产业集群。通过煤炭资源优化整合和布局调整,既保证已列入国家退出产能数量不减,又有新的产能退出,还增加了矿井退出数量,使得全县煤矿布局更加合理,煤炭工业发展后劲增强,县域经济发展动力提升,煤矿安全条件和机械化开采程度大幅提高,装备水平跨上一个新台阶,为全市其他产煤县提供了借鉴。

工作启示

(一)上级关怀、多方支持,是实施煤炭资源优化整合和布局调整工作的最大动力。该县煤炭资源优化整合和布局调整工作,得到了中省市各级发改、煤炭、财政部门的大力支持。《国务院关于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等文件,为推进煤炭资源优化整合和布局调整提供了指南;省市各级各相关部门的鼎力支持,理清了思路、明确了目标、坚定了步伐,是开展工作的力量源泉。

(二)下定决心、持之以恒,是煤炭资源优化整合和布局调整取得成效的重要因素。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始终保持“功成不必在我、建功必须有我”的境界和担当,将煤炭资源优化整合和布局调整作为推进“工业经济二次腾飞”的重要支撑,积极谋划思路、制定方案、确定目标、细化措施,在任何情况下都信心不减、恒心不变,持续用力、久久为功,为煤炭资源优化整合和布局调整工作注入了内生动力。

(三)主动作为、创新思维,是破解煤炭资源优化整合和布局调整难题的有效举措。面对艰巨繁重的任务,该县不等不靠、积极作为,提早思考谋划,认真研究政策,抓住发展机遇,创新工作举措,大力推进煤炭资源优化整合和布局调整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使得采煤工艺更加先进、企业发展实力增强、标准化程度不断提升,煤炭继续成为全县经济增长的支柱、工业发展的基石,走出了一条煤炭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子。

(四)顺应趋势、集聚合力,是煤炭资源优化整合和布局调整顺利推进的坚实基础。煤炭资源优化整合和布局调整是一项政策性强、涉及面广、难度较大的系统工程。在具体工作中,举全县之力推进,党委政府重视,部门协作配合,站在企业的角度思考问题,为企业创造宽松发展环境,充分调动了企业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凝聚了方方面面的力量,为煤炭资源优化整合和布局调整奠定了坚实基础。(文/澄城县人民政府办公室杨武)

相关阅读

陕西省澄城县举办秋粮作物“一喷多促”现场培训会

  • 三农
  • 2024-07-29
  • 40521

为促进秋粮作物抗旱保产,减轻农作物灾害损失,近日,陕西省澄城县秋粮作物“一喷多促”现场培训会...

陕西省澄城县依托大唐定点帮扶 助力乡村振兴走在前做示范

  • 资讯
  • 2024-07-27
  • 35946

近年来,澄城县充分发挥央企定点帮扶优势,聚焦教育、产业、民生、就业等方面,开展高规格、深层次...

陕西省澄城县多举措推进生态环保工作打造澄清碧水

  • 资讯
  • 2024-07-15
  • 25350

今年以来,澄城县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以大气污染治理专项行动为抓手,狠抓项目...

陕西省澄城县数据局挂牌成立

  • 资讯
  • 2024-07-13
  • 36671

日前,澄城县数据局挂牌成立,在县政府办加挂数据局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