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近些年来,国家及各级政府大力提倡各行业、各领域应当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缓解资源环境生态瓶颈约束、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尽管各行各业的污染问题已经在逐步解决或者减轻,但执行不到位的现象也偶会出现,而污水处理企业作为国家环境治理的排头兵,他们的先进技术和经验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生态文明建设成功。王总您作为一名污水处理行业专家,能简单为我们分享目前的污水处理方法吗?
王:污水处理一般包括物理处理法和化学处理法。物理处理法就是利用物理作用来分离和去除废水中难以溶解的成分,而难以溶解的污染物通常为悬浮状,例如油膜和油珠。化学处理法一般是利用化学反应与介质作用来分离和去除废水中出现胶体和溶解形态的污染物,这样可以把污水中的有害物质降解为无害物质,从而更好地处理和净化污水和废水。
记者:那么这些污水处理方法具体是如何应用使之经济、合理、科学、行之有效?
王:实现能源自给、污水再生回收及资源回收是未来污水处理技术的重要实施路径。具体来讲一是要高效回收污水中的有机物化学能、低品位热能,并利用外源有机物厌氧共消化、太阳能、风能等技术开发能源;二是要利用高效设备、精细化运行系统及厌氧氨氧技术等举措节能降耗。
记者:那么如何评价这些方法实施的有效性呢?
王:污水处理工艺是否达到预期效果主要是通过观察污水的介质和运行参数。而这些数据主要通过现场的监测与控制设备、自动化控制系统和硬件设备以及自动化控制系统中的组态软件。
记者:近期,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扎实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系统方案,优化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那么针对国家提出的各项目标及要求,污水处理行业具体是如何执行的呢?
王:基于可持续的理念,实现能源产耗平衡,即碳中和,是面向未来污水处理厂的重要目标之一。以污水自有化学能的回收、外源有机物化学能补充、污水热能回收3种方式为主的能源开发技术和以采用高效设备及精细化控制系统、可持续高效低碳脱氮工艺为主的节能技术是国际采用的实现污水处理厂碳中和的普遍方式。
记者:那么您所提到的这些污水处理技术,目前世界范围内都在被广泛采用吗?
王:是的,目前污水处理方向已经形成了基本的共识,也被世界上大部分国家采用,但是执行效果可能会有差异。例如近年来美国的多个水厂展开基于能源自给及资源回收的工程实践,其中美国Howard Curren污水处理厂通过多种能源回收技术实现了100%能源自给及资源回收,为其他污水处理厂发展提供借鉴。又比如新加坡作为全球范围内水资源最为匮乏的国家之一,开发了基于“双膜法”工艺的NEWWater路线。
记者:尽管我国污水处理设施及工艺在近20年内迅速发展,但我们相信仍然会存在一些挑战,对此您有何意见和建议呢?
王:我想我们未来的研究重点应当包括开发高效碳捕获工艺或设备以实现高效碳回收并减少占地,研发便于工程实践的污泥强化预处理技术以及餐厨垃圾等外源有机物厌氧共消化技术以实现能源高效回收,开发高效设备如氧转移率高的曝气盘、抗污染性能高的膜组件、高效的分离装置,搭建智能化控制平台及智慧分析系统等等。这些我们优帛也投入了一定的资金和人力,也取得了一些成果包括专利等。
记者:好的,谢谢您今天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