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须向科技创新要答案

  • 2023-05-29 20:30
  • 人民日报
  • 佚名

最长的跨海大桥、最大的5G网络、最先进的高速铁路、最远程的量子通信……新时代十年来,我国科技创新事业发生历史性、整体性、格局性重大变化,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从2012年的第三十四位上升到2022年的第十一位,成功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科技、人才、创新的战略意义提升到新的高度。

今年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我们能不能如期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关键看科技自立自强。”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观大势、谋全局、抓根本,作出“必须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的重大战略抉择,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走出了一条从人才强、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国家强的发展道路。

新时代十年来的创新实践,昭示奋进未来。

从应变看求变——

“构建新发展格局最本质的特征是实现高水平的自立自强”

初夏的中关村房山园北京高端制造业基地,一片繁忙景象:无人灭火直升机的生产组装如火如荼,无人驾驶汽车在园区穿梭往来,外墙清洗机器人正进行场景测试……

北京中关村,创新发展的生动缩影,无数个“第一”诞生于此。

2013年9月30日,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第一次走出中南海,把“课堂”搬到了中关村。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述了党的十八大确定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调“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

这是挺立时代潮头、紧扣时代脉搏的深入研判。

高速行驶几十年,中国号巨轮来到历史关口——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但创新能力不强,成为这个经济大块头的“阿喀琉斯之踵”。

“通过创新引领和驱动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发展的迫切要求。”“抓住了创新,就抓住了牵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牛鼻子’。”

这是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的深远谋划。

看全球,国际金融危机阴霾未散,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世界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之中。观国内,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察趋势,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全球创新版图、全球经济结构加快重构。

“不创新不行,创新慢了也不行。如果我们不识变、不应变、不求变,就可能陷入战略被动,错失发展机遇,甚至错过整整一个时代。”

这是坚定历史自信、把握历史主动的深刻自警。

相关阅读

张近东辞任苏宁易购董事长,任峻履行董事长职务

  • 热点
  • 2021-07-12
  • 8958

7月12日,苏宁易购发布公告称,张近东辞任苏宁易购董事长,在新董事长任命前,由任峻履行董事长职务...

习近平致电祝贺天问一号成功着陆火星

  • 热点
  • 2021-05-15
  • 7198

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火星习近平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致电祝...

4月1日起交通违法记分将调整!

  • 热点
  • 2022-03-26
  • 12233

公安部《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记分管理办法》将于4月1日起正...

8旬老人2次骨折保外就医遭拒 家属赴监狱再次申请

8旬老人2次骨折保外就医遭拒 家属赴监狱再次申请

  • 热点
  • 2018-08-15
  • 46243

84岁老人在狱中两次骨折,家属申请保外就医被拒。8月15日记者获悉,老人家属再次前往监狱为其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