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点网讯:渭南市民政局扎实开展困难群众探访工作,汇聚多方力量,传递“正能量”,深化“物质+服务”救助新模式,推动社会救助从“供给型救助”向“需求型救助”转变,让民生福祉更有内涵、更有温度、更有质感,用实际行动践行“民政为民、民政爱民”的初心和使命。探访行动开展以来,全市建立困难群众探访信息库48315人,收集困难群众需求80575条,微心愿1660条,开展探访442476人次,提供关爱服务248996人次,圆梦微心愿1619条。
台账管理,分类分级实施,探访精细化
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搭建探访关爱智慧平台,定期或不定期对低保家庭中的高龄、失能、重度残疾人以及分散供养特困对象、散居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等困难群众生活、健康、安全等方面进行关心和照顾,分类提供健康方面、生活方面、安全方面、特殊方面的访视、照料服务,发挥‘望、闻、问、切’主动发现机制作用,从困难群众的微心愿做起,最大限度发现特殊困难群众需求,最大范围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为困难群众提供雪中送炭的事,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的事。
明确内容,七种模式实施,探访具体化
一是定期上门探访。镇(街)包村干部、民政协理员、村(社)驻村工作队采取普遍探访和重点走访相结合的方式 ,重点对象每周访,一般对象每月访。二是即时通讯探访。困地域、交通、天气以及工作条件、工作力量等客观原因无法直接上门走方的,通过手机、互联网等通讯设备,采取打电话、发语音、视频连线等方式进行探访,确保探访频次和探访效果。三是委托第三方探访。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委托第三方机构,开展每月一探访,每两月一关爱,有针对性地解决困难群众需求。四是党员及志愿者结对。通过向社会救助协调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以及社会组织、爱心人士等发出倡议,由镇(街)统一组织“一对一”结对,在开展多种送温暖活动中提高探访效果。五是亲属邻里互帮互助。通过强化赡养、扶养、抚养人履行义务的同时,鼓励、引导、动员邻里乡亲为缺乏亲友支持的特殊困难群众提供安全守望,达到有困难、有需求、有隐患,村、镇(街)第一时间提供关爱。六是主动发现和智能预警。按照“一人一档”的要求,对探访信息进行动态管理,建立探访工作台账,利用大数据智能分析,对水、电、暖、及其它日常生活必要支出情况进行监测,及时提供风险预警。结合适老化改造项目,为高龄、独居老人和重残、重病人员配备必要的监测、报警装置,确保遇有紧急突发状况能够第一时间启动预警机制。七是服务热线应急快速响应。市、县、镇(街)社会救助求助热线通过网站、村(居)委员进行长期公布,及时回应困难群众求助,动员社会力量上报救助线索。
夯实责任,强化督导宣传,探访实效化
一是列入考核促重视。按照“分级负责、属地管理”的原则,把探访关爱行动列入对县镇社会救助工作季度考核指标,每季召开推进会,夯实探访行动的效果。二是定期督查促提升。各级民政部门划分若干小组包联县镇,采取每月查阅资料、实地查看和入户走访,确保探访行动取得实效。三是随机检查促整改。市县民政部门不定期按照“四不两直”工作法,监督检查、跟踪问效,对发现的问题第一时间进行反馈,限时整改,确保探访行动落实落地。四是宣传到位,满意度高。探访行动开展以来,各级民政部门通过电视新闻、民政微信公众号、政府网站等媒体平台,一方面政策宣传,另一方面注重探访实效宣传。强化党员干部为特殊困难群众救急解难的责任意识,提高特殊困难群众对社会救助政策的知晓度,在社会宣传邻里互助、热心关爱、乐于助人的好人好事,营造全社会参与支持探访工作,共同关注关爱特殊困难群体的良好氛围。(渭南市民政局潘溪)
相关阅读
神木市东北湾村开展庆“三八”妇女节系列活动
- 资讯
- 2019-03-11
- 17462
视点网讯:(通讯员 刘慧斌)为庆祝2019年“三八”妇女节,展现东北湾村妇女同志们的巾...
周洋父亲:很快会起诉权健集团 没有经济上的诉求
- 资讯
- 2019-01-02
- 38582
“激动,激动。”得知权健集团被立案调查的消息,周二力连用两个“激动”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