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霾侵蚀“精”疲力竭 中国男人精子危机!
- 2016-12-24 09:24
- 每日人物
- 易方兴
人们通常用“小蝌蚪”来形容精子。
如果放大2000倍,你会发现这些“小蝌蚪”的细节。从正面看去,它们有着圆圆的脑袋,侧面看则如同一个倒放的梨。它们的尾巴一刻不停地摆动着——平均每摆动1000下,就能前进1厘米。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简称“北医三院”)精子库的医生张洪亮,最愿意看到的事情,莫过于这些“小蝌蚪”在显微镜下,一个个精神抖擞,一往无前。
也只有这样的冲劲,才能让它们未来在女性生殖道“恶劣”的酸性环境中脱险,并最终抵达子宫腔。
微观下活力旺盛的精子
但事与愿违。如今,中国男子的精子质量正遭遇前所未有的“危机”。流行病学资料显示,我国不孕不育家庭的发生率为15%。其中男性因素约占40%,而精子数量和质量下降是导致男性不育的关键原因。
张洪亮感慨,“精子库运行一年多,前来捐精者有2000多人,合格率却不足20%”。
同样的危机正在中国各地上演。一份持续15年、对3万多名捐精者进行的研究显示,2015年湖南捐精年轻人中,也只有不到五分之一的人精液足够健康,有资格捐赠。而在2001年时,这个比例超过一半。
调查显示,中国男性精子合格率正以每年约1%的速度递减,而不孕不育家庭的数量在逐年上升。张洪亮担心,未来适合捐精的人会越来越少。而在影响精子质量的环境、饮食、生活习惯、遗传等诸多因素中,也有想不到的危险——比如雾霾。
这是一个难解的困局。
相关阅读
陕西省少年儿童文化研究会成功主办“西班牙华裔少年西安行”活动
- 教育
- 2024-08-02
- 5433
2024年7月28日下午,由陕西省少年儿童文化研究会主办、西安市未央区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承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