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好不好看 关键看对比坐标

  • 2017-03-21 20:50
  • 齐鲁晚报
  • 倪自放

“批评”是骂人吗?

任何一部电影都是可以批评的,但《长城》上映后遭遇的令人诧异的景象,还是让人感觉中国的文艺批评有点变味了。在诸多关于这部影片的批评中,许多大标题赫然是诸如“大烂片”“没人性”之类的评价,甚至有人直接发出“张艺谋已死”这样恶毒的人身诅咒。

这样的“批评”已经超越了作品本身,显然是不正常的。

首先,相当多的所谓影评人,根本不理解“批评”二字到底是什么意思。在很多人看来,甚至业内人看来,“批评”必须得说不好,明确一点说就是必须抨击。这是一种误读,而且被广泛误读。

批评在美学意义的解释,指通过运用理论方法对作品进行梳理,而不单单是指责、抱怨。在自媒体时代,批评被妖魔化了,在很多自媒体写作者看来,不跳起来骂街不足以引起注意,不把标题降低到水平线以下,不足以引起注意。特别是当部分媒体公号因为点击率高吸引了资本投资后,为了商业利益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做法,显然是蹭热点,让人怀疑其评论的动机和公允性。这是自媒体的悲哀,也是读者的不幸。影评是娱乐新闻的一部分,但也是新闻,靠近新闻事实,是影评的唯一追求。

其次,从众的心理,让很多评判观点是盲从站队,这样的评判的特点就是不尊重事实:你和他谈电影工业,他和你谈电影美学;你和他谈电影美学,他和你谈演员表演;你和他谈这本身就是两个主角和三五个配角的影片设置,他马上和你谈某演员的八卦花边。

另外,当文艺批评成了在自媒体上谩骂的时候,那就不要谈了,那属于法律的范畴。

我们如何展示文化?

电影被很多人看作一个国家的文化名片之一,让电影走向海外,张艺谋作为中国最成功的导演,似乎应该通过电影传播中国文化,而《长城》在很多人看来是“欧洲英雄拯救中国”,是在讨好好莱坞。

且不说张艺谋必须承担中国文化传播的“重任”这个话题本身就值得商榷,退一万步讲,即使张艺谋要承担这一“重任”,总要讲究些方法。目前全球通用的是英语,最强大的电影工业是好莱坞,《长城》作为张艺谋的第一部全英文作品,通俗易懂的好莱坞打怪电影的故事设置,总体上说得过去的特效场面,是张艺谋首先在形式上与好莱坞的握手。

国内电影观众对“《长城》传播中国文化”的期待显然没有得到满足,因为好莱坞编剧理解的长城相对于中国观众显然是浅显了,这造成了一种错位:好莱坞观众觉得刚刚能理解的中华文化,中国观众反倒觉得浅显了。这是一个慢慢地互相适应的过程,让中国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好莱坞作品《长城》一下子就达到海内外观众欣赏水准的统一,是不现实的。

当然,表现中国文化不仅仅靠进入好莱坞游戏规则一个方法,同期上映的《我在故宫修文物》涉及中国文化的另一个大IP故宫,电影沉静的故事让人信服,但这样的制作无法进入好莱坞的规则,这样的电影,适合我们自己细细把玩。

(齐鲁晚报 倪自放)

相关阅读

电影《朱德》剧本研讨会在四川成都召开

电影《朱德》剧本研讨会在四川成都召开

  • 文化
  • 2024-07-24
  • 11252

2024年7月23日,为隆重纪念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与军事家朱德同志诞辰140周年,以朱德同...

“蔚小理”及北汽长城掌门人齐聚小米汽车发布会

  • 科技
  • 2024-03-28
  • 23550

3月28日晚,小米汽车上市发布,万众瞩目。这场发布会也吸引了多位车圈大佬。其中,近年来极少共同...

肖齐导演的电影《芳草满天涯》荣获第三届陕西电影奖最佳导演奖

肖齐导演的电影《芳草满天涯》荣获第三届陕西电影奖最佳导演奖

  • 文化
  • 2024-01-11
  • 35903

近日,备受瞩目的第三届陕西电影奖颁奖典礼在西安保利大剧院隆重举行。在众多优秀的电影作品中...

不忘初心 做合格党员干部——观电影《周永开》有感

  • 百家
  • 2023-12-13
  • 45408

为引导我校党员干部重温党的光辉历程、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激发干事创业的昂扬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