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带一路”朋友圈看“东方智慧”吸引力
- 2017-05-14 22:01
- 新华社
- 李斌 郭奔胜 沈虹冰
“一带一路”:国际体系变革的中国方案
《论语选译》《老子选译》……近两年来,多部中华文化经典的东盟国家语种译本,在越南、泰国等国高校热销。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忠恕之道’‘以和为贵’等传达出的为人处世的智慧和思考不只中国所有,而是东方思维、东方文化共同的‘无形资产’。”丛书编审汤文辉说。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用一系列新理念和实际行动,展示了中国将如何处理同世界及现行国际体系的关系。
“中国要将中国梦与世界梦有机统一起来,实现中国与世界的共赢。”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院副院长刘建飞说,“中国要同世界各国一道构建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这就是国际体系变革的中国方案。”
陕西省文联原副主席、文化学者肖云儒说,如果说历史上中华民族为世界提供了许多经验、文化、方案,今天的“一带一路”,则是中国走向世界舞台中央的又一次“智慧”贡献。
大道之行,行之必远。2016年9月,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聚焦全球经济治理等重大问题,通过《创新增长蓝图》,首次将发展问题纳入全球宏观政策框架,并制定了行动计划。
中国的发展经验,正成为越来越多国家乃至个人研究的对象。随着“一带一路”朋友圈不断扩大,中国道路、中国理念、中国方案正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和认可。
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内,距论坛开幕式举办场所国家会议中心不远处,一座仿隋代赵州桥、28米长的景观作品“丝路金桥”格外醒目:建桥的2万块“水晶砖”内有丝绸制作的手工花,是陆上或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几十个国家和地区、近百座城市的国花或市花,寓意“沟通之桥”……
“一切准备就绪了。金桥就像婀娜多姿的和平女神,静静地等候那个神圣时刻的来临,又好比一个巨人的肩膀,准备热烈拥抱来自各国的朋友。”创作这一凝聚“东方智慧”艺术品的艺术家舒勇的话,代表了论坛开幕前13亿多中国人的共同心声。
(原标题:凡益之道 与时偕行——从"一带一路"朋友圈看"东方智慧"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