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乐颂2》:中国畸重家庭观念樊胜美式父母
- 2017-05-25 12:45
- 新京报
- 曾炜
很多“宁要坏儿子,也不要好女儿”的父母,很大可能是中国畸重的家庭观念造成的。
问题:为什么有些妈妈会不喜欢女孩?
关于重男轻女这件事,我最不理解的是,为什么有些妈妈会不喜欢女孩?不理解的原因很简单:妈妈不也曾经是女孩吗?当妈妈有了强烈的“重男轻女”的观念后,难道她不是在轻视自己吗?
看剧:樊胜美和她沉重家庭间的“血泪故事”
最近一直在看《欢乐颂2》,里头涉及大量社会问题,其中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樊胜美和她沉重家庭之间的“血泪故事”。
樊胜美有一个不争气的哥哥,但无论这位哥哥多么不争气,也不论樊胜美自己多么争气,父母始终喜欢的还是儿子。樊胜美从来就是父母用来服务儿子的“工具”。无论儿子犯了多大的错误,他们两人首先想到的,就是找樊胜美善后,而且毫无愧意。在樊胜美母亲的眼里,牺牲女儿,成就儿子,再自然不过。
生活中,像樊胜美一样遭遇的女性很多。
最近有个新闻报道说,一个叫唐璐的女孩,被父母逼着出10万给自己的弟弟买房。而唐璐从小就跟外婆一起生活,对父母的记忆相当模糊,特别是在弟弟出生之后,爸妈就更无暇顾及她了。可就在自己的婚事还没张罗到位的情况下,父母却逼着她出这钱。记者打电话给唐璐父母,其父这样说道:“这钱出也得出,不出也得出,一分不能少,这是做姐姐的责任。”
我的问题是,当妈的没法体谅女儿难道不是“自我歧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