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历造假屡见不鲜 催生职场侦探对求职者摸底细

  • 2017-12-16 10:10
  • 工人日报
  • ShiDianNet.Com

简历造假屡见不鲜 催生职场侦探对求职者摸底细

摸底细,要在合法边界内“明着来”

调查显示,目前在外资企业和国内互联网巨头里,针对求职者的背景调查非常普遍,大约70%的互联网大公司会进行员工背景调查。随着市场活跃度越来越高,员工流动性越来越强以及人力资源部门招聘的时效要求越来越短,很多民营企业和国企也越来越重视背景调查。其中,民营企业偏重于一些重要岗位,如财务、高级管理人员、掌握关键信息的技术骨干岗位;一些国有企业则对所有外聘人员,都倾向于以背景调查代替传统的政审。

与很多人想象的“暗箱操作”不一样,背景调查是“明着来”的。在背景调查行业的一个共识是:暗地做背调也许存在,但一定不是专业机构的做法。

“猎头老王”向工人日报记者介绍,背景调查主要通过大数据查询和人工调查相结合,“静态的数据、经历等等可以通过大数据来查询,非常简单,还能节省时间。关于候选人在公司的表现、业绩、人缘等等这些软性的信息,要通过人工来核查。但千万不要仅仅打一个电话就决定了候选人的‘生死’。”

同时,就“调查行为的合法边界在哪里”的担忧,“猎头老王”认为,只要候选人同意并签署背景调查授权书即可调查,否则就可能引发官司。

为了保证背景调查的合理合法性,背景调查有这样一些遵循原则:被调查人授权,背景调查要让被调查人知情;不涉及被调查人尚未离职的公司;不涉及被调查人个人隐私;第三方仅记录客观情况,不评价被调查人是否胜任;给予被认为有问题的被调查人申辩权利;被调查人信息保密。

“猎头老王”向记者介绍了一个因调查不当引发纠纷的案例。一名候选人李先生被猎头公司推荐到A公司面试,刚面试完李先生还没回到公司,A公司的HR就打电话开始做他的背景调查导致李先生被开除,而李先生事先对此并不知情。一怒之下,李先生以A公司侵犯隐私权为由,诉至法院。法院判决A公司败诉,并要求对李先生进行赔偿。“这也给HR敲响了警钟,未经候选人同意,不得私自做背景调查。否则,不仅可能侵犯公民隐私权,还可能触及刑法,涉嫌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猎头老王”说,新兴行业不是特权行业,急功近利地出歪点子走邪路突破底线,一定行不长远。

相关阅读

00后疯感工牌火出新高度,职场也能成表情包大战场?

00后疯感工牌火出新高度,职场也能成表情包大战场?

  • 热点
  • 2024-07-14
  • 42598

从“陈住气”到“张工资”,这些谐音梗工牌不仅让人忍俊不禁,更仿佛是每个职场人心声的另类表达...

国际铂金协会(PGI®)荣膺GPTW评选“2023大中华区最佳职场™”

  • 资讯
  • 2023-12-18
  • 37854

近日,国际铂金协会(PGI®)经权威全球公司文化研究机构卓越职场®的专业认可,荣膺2023“大中华区...

韩国警方开始调查总统尹锡悦夫人金建希涉嫌履历造假一事

韩国警方开始调查总统尹锡悦夫人金建希涉嫌履历造假一事

  • 观察
  • 2022-05-23
  • 12207

据韩联社报道,当地时间23日,韩国警方就总统尹锡悦的夫人金建希涉嫌履历造假一事展开了书面调查...

证监会公布2022年“一号罚单” 金正大因财务造假等问题被罚755万元

  • 财经
  • 2022-02-14
  • 41604

据证监会网站消息,近日,证监会公布2022年“一号罚单”,山东肥料企业金正大因财务造假等问题遭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