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专业进修学校校长火了 背后原因引人深思
- 2017-12-19 00:53
- 海外网
- 黑白自在
启发
有研究发现,在新兴民主地区,反对派在和建制派的争斗中几乎总是占上风。因为反对派善于造势,善于挑动仇恨、恐惧等负面情绪,善于将自己包装成“民主代言人”,而将对手塑造成“威权打手”,而且反对派比较符合年轻人口味,更善于抓住年轻人心理。
香港的舆论环境如此,和香港与境外反对势力长期经营有关。比如,《时代》杂志把“占中”学生领袖黄之锋放在封面上,以及一些反对派媒体的极尽赞美之词,就给香港年轻人强烈的心理暗示:对抗即风骨,违法真英雄。
长期下来,小朋友当然会被教坏。这不是香港高校的毕业典礼第一次出现类似事件。2014年的时候,就有香港浸会大学毕业生在毕业典礼时上台撑黄伞作秀,遭校长陈新滋拒绝颁发毕业证书。
好在,这一势头最近已有所扭转。政改风波后,香港社会痛定思痛,开始重新认识“一国两制”和基本法。香港候任议员宣誓时辱国和宣扬“港独”,全国人大常委会为此专门释法,香港法院也让这些人付出了应有的代价。这是对极端势力的当头一棒,让国家观念和法治观念在香港得到了应有的彰显。
今年11月,《国歌法》列入香港、澳门基本法附件三,给之前某些屡次嘘国歌的人敲响警钟、立下规矩。此次学生又对国歌不敬,校长义正词严的表态,也让风气为之一正。
从这件事,香港社会习惯了低调做人的“沉默大多数”应该受到启发:若歪风邪气猖獗却选择沉默,看似明哲保身,恰足自遗其咎。香港人爱国爱港是理所应当,何错之有,当然应该大声说出来。
信息时代,话语权很重要。爱国不容妥协,理直就该气壮,唯有如此,正义、正确的声音才能蔚为主流。对于政治认同这个根本性和原则性问题,特区政府、香港精英阶层不应对民意采取迁就的态度,而应当加强与社会的沟通,通过有成效的政策引导,有针对性地改变历史形成的香港社会心理状态。
如前引学者所言,国旗、国徽、国歌等基本的国家标志,是最基础、最基本的国家认同;如果在一国之内的某些地区,这些最基本的国家标志都受到敌视,那么中央政府的首要任务,必然是确保国家的政治安全、领土完整和政权安全。
“只有在国家政治认同得到充分确立、国家秩序得到充分认可、国家政治标志得到充分尊崇的地方,中央权力才可能赋予地方社会以更大的空间来繁荣属于本地区的文化图景和社区意识”。
文/黑白自在
相关阅读
陕西省少年儿童文化研究会成功主办“西班牙华裔少年西安行”活动
- 教育
- 2024-08-02
- 5433
2024年7月28日下午,由陕西省少年儿童文化研究会主办、西安市未央区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承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