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剑桥公布2018预录取名单 中国超百名学子上榜
- 2018-01-15 10:52
- 澎湃新闻
- ShiDianNet.Com
新时代学霸:兴趣多元,会学习更会玩
此外,与传统观念不同,这群家长口中“别人家的孩子”并不是只知学习全然不顾其他,相反,他们的课余生活比很多同龄人精彩得多,也付出了更多。
上海光华学院剑桥国际中心(光华剑桥)校长雷冬冬博士表示,95后、00后更加个性化。她认为,一个真正的“学霸”不仅要会学习,更要会玩,而且根据老师们的经验,学习好的学生,更会玩。
姚敏仪——牛津化学专业
偏爱街舞的姚敏仪四岁就在练舞,“到现在基本每天都要练,不练就浑身不舒服。”而旅游也是她的一大爱好,“曾经一年出游了11个国家”。为了方便与不同地区的人交朋友,姚敏仪就有了注重英语训练的动力。她学过7门外语,包括英语、日语、法语、拉丁语等。
刘畅——牛津地球科学专业
刘畅这次考取的是牛津地球科学专业,兴趣也成为了她选择专业时的“灯塔”。
原本,刘畅也没想到会选偏冷门的方向,不过一次偶然,妈妈买了一些矿石回家,引起了她浓厚的兴趣,再加上古希腊神话中那些有“超能力”的石头奇美异常,让她爱上了研究石头,发现远古化石中记录的大自然“亲切而美好”,于是才有了学习地球科学的想法,得到了家人的支持。
刘畅说,希望学成后去希腊做一名地理学家,弄清楚火山喷发、地震等自然现象与希腊神话之间的联系。
书法是叶孙乐的特长,初中考到了浙江省A级(当时最好的一级)还由此获得了中考加分。他说,“每年过春节会给别人写对联,让我觉得有门手艺是一件特别好的事情。”刘依麟也告诉澎湃新闻,平日周末,自己喜欢读课外书,进行文学创作,翁雨晴则坚持练习古筝来自我放松。
从成长的兴趣中自然挖掘出未来专业的方向,翁雨晴说,从喜欢到热爱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一定要选择特别喜欢的专业才有动力和热情持续研究,这样也更容易在进入大学之后取得认可。“真正抵达成功的方式不是把生活塞满与之相关的事,比如为应对考试就不停刷题。做题其实就一个套路,掌握了之后再重复并不会取得更高的分数,需要的是在此基础上丰富自己的人生和人格。”刘依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