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政策从严监管 坚决将“洋垃圾”堵截在国门之外
- 2018-02-04 10:08
- 经济观察报
- 董瑞强
“关闭一扇窗、打开一扇门”
李佐军认为,“洋垃圾”止步国门,亦可倒逼国内长期依赖进口固废的企业加快转型升级步伐,下一步不仅要考虑新的原材料来源途径,更要考虑如何实现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和循环发展。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研究员程会强形象地将之比喻为“关闭了一扇窗、打开一扇门”。他以废纸行业为例指出,中国可通过倒逼机制促使整个废纸行业的质量获得提升。一是国内废纸回收率还可进一步提高,二是回收质量也能继续提升,三是国内废纸价格亦可逐步优化。
“这不仅会迫使国内企业改进技术,更利于改善生态环境。比如河北某地原有200多家小造纸厂,去年通过环境标准的提高实现倒逼,最终只剩下9家合规企业,仍能满足市场需求,且对环境改善发挥了重要作用。”程会强说。
数据显示,中国目前造纸业65%-70%的原料来自废纸,其中64%是国内回收,36%来源进口。2016年国内废纸约5000万吨,进口废纸2850万吨,约占全球废纸进口总量的60%,2017年废纸进口量同比减少9.8%。
墨西哥、中国台湾的废纸利用率和中国香港的废纸回收率(达88.2%)全球最高,2015年至今,中国废纸回收率约为45%。
程会强预计到2020年国内废纸回收利用率将达50%左右。“未来随着废纸进口标准的收紧和国内废纸回收体系的完善,中国废纸回收率有望持续增长。”
中国是世界上最主要的垃圾进口国家之一,接收了全球56%的废旧物资。据美国废弃金属回收工业协会(ISRI)统计,2016年中国共从美国进口了价值56亿美元的废旧金属制品、19亿美元的废纸(共计1320万吨)和4.95亿美元的废塑料(142万吨),美国有15.5万个工作岗位依赖于对中国的废旧物资出口。
不过,中国购进废纸的企业数量在逐年减少,从2013年的271家减至2015年的193家,缩减近30%。程会强告诉经济观察报,“政策收紧将导致造纸企业更注重国内废纸采购渠道的建立。相对进口废纸,无论从价格还是质检,未来国内废纸都更有优势,内需会随之提高。同时,将倒逼国内废纸产品质量提升,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和价格优势。”
关键词 : 洋垃圾环保部污染防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