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传志“喊冤”,谁在操纵联想5G投票门?
- 2018-05-17 13:09
- 新浪科技
- 巴九灵
盘和林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应用经济学博士后
联想最大的危机是失去了“联想” 需摆脱硬件发展,转型信息化领域
联想“投票门”时隔两年被挖出来绝非偶然,原因是复杂的,一方面与做空联想的势力有关,另外也是“破窗效应”使然。
不过,“投票门”事件联想确实值得反思。柳传志在联名信中表示,联想代表遵循两个选择,一是基本的,要维护企业的利益;还有一个更高的原则是要注重大局。
大局就是国家和行业发展的整体利益。但在柳传志接下来的回复中,显然没有遵循“更高”的利益在先,而是在“长码”投票中基于自身利益。我认为,技术无国界,但从美国近期一系列针对华为、中兴等行为来看,企业是有“国别”标签的。在“更高”利益的大局面前,企业利益必须让步于国家利益。
从目前来看,联想最大的危机不是恒指危机,而是失去“联想”(敢想敢闯的创新精神和机制)的危机。
从业务结构来看,PC当前仍占据联想利润来源及营业额的重要比重,某种意义上来说,也占据着联想有限的人力物力资源。
其实,像联想这类巨头,不在于企业利润最大化,也不在于技术研发,而在于是否把握住未来趋势。在资本市场中,互联网趋势中的企业总是能获得很高的估值,例如小米还是亏损的,但估值或达1000亿美元。
实际上,联想业绩是稳健复苏的,联想2017/2018财年第三财季的营业额约130亿美元,创下了过去三年来单季新高并直逼历史最高水平;税前利润达到了1.5亿美元,其中同比大增48%,环比更是暴涨329%。但对不起,资本市场就是这么残酷,不仅要看当前的业绩,更要看未来。
这也是联想卧薪尝胆的方向,PC业务即便垄断全球、赚得盆满钵满,也会缺乏想象空间。小米宣布硬件利润不超过5%,可见当前已经不是靠硬件赚钱的年代了。
联想必须重拾“想象”,加快人工智能、大数据中心等领域的投入,而不是PC业务的研发投入。
联想尽快从硬件制造商向信息服务商转型并非没有基础,这两年联想在数据中心业务、“设备+云”及“基础设施+云”业务等“智能化”领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并成为利润重要增长点。
联想继续衰落还是打漂亮的反击战,完全取决于自身。作为记忆中抹不去的“联想”,让我们给予联想一些宽容与等待,期待它卧薪尝胆给我们以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