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强忠做客《光荣的追寻》栏目录制
- 2018-05-23 14:42
- 视点中国网
【敬一丹】听了老吴的叙述就觉得人民调解这项工作不简单,我们通过一个短片现场感受一下
VCR1:山林纠纷案调解现场 (现场争吵画面)
【敬一丹】现场争吵的非常激烈,这么激烈的情况下你怎么进行调解?他们愿意听你说吗?
【吴强忠】我用了两个多月才把这个案件调解好,期间可以说是一波三折啊,这个案件在交给我受理之前已经拖了三年了,60年代天堂自然村整村搬迁,一些老宅移民后与附近的山场界限不清,双方都认为是争议地的所有者,虽然一方有山林的承包证,但是另一方不承认。刚才看到的画面就是两家当事人快要打起来了,一方当事人当着我的面就砍掉了50多颗毛竹,这种情况我还是第一次遇到,就只能先安抚双方的情绪,让双方先回家。随后我立马找到林业局和村书记了解情况,和他们探讨解决方案,在了解了双方的所有情况之后,我也制定出了方案,就先把他们挨个找来询问,这种解决方案能不能接受。
【敬一丹】他们认可你的方案吗?
分开调解的时候两方当事人都觉得可以,那我就与他们约时间,准备见面签订和解协议。但是到了约定的时间,有一方当事人没来,反悔了,这就等于调解没成功。我赶紧上车去到他住的地方找他,和他分析整个情况,后来他同意跟我到山林现场,我带着他返回和另一方当事人确认方案签署协议。但是到了现场,发现有很多和这个案件不相干的人,都是双方当事人的亲戚朋友,阻拦我们又一次不欢而散。等到我再一次找到当事人的时候双方的态度都非常强硬,一点都不愿意让步,这就陷入到了一个僵局。
【敬一丹】真是每一分钟读可能发生变数,那你怎么打破这个僵局的?
这个时候我就意识到,看来如果只是单纯的做当事人的工作,这个调解是没办法成功。我就转向他的亲戚,我上门去每一个亲戚朋友家讲理讲法,讲这件事的后果等,后来终于从亲戚朋友这找到突破口,最终调解成功。
【敬一丹】这件三年没有结果的案件,最终在老吴两个月的努力下调解成功,我们一起来看一下短片
VCR2:进签订调解协议,双方当事人对吴强忠的认可和好评
【敬一丹】看到当事双方握手言和你当时是什么心情?
【吴强忠】一、但是这个案件在我调解过的这么多的案件中比较波折的了,我当时就特别害怕他们变成民转刑案件。我干这行坚持的一个信念就是“调解是宝,案结事了,消除隔阂,不伤和气”。所以我做调解工作会特别注重时效性,就能避免纠纷激化升级,为此;我制定了遇有纠纷情况,城内15分钟、郊区60分钟内到达现场,是为了快速介入、对于15分钟与60分钟意味着对突发事件特别重要,这是时间与生命的较量,如早一分钟到达事发地就可能早一分钟平息事态或避免流血发生及民转刑案件,我作为一名党员必须要做的事,尽我的全力来解决百姓的问题,维护咱们社会的稳定是我的天职。二、要依法化解矛盾。坚持实事求是,引导人民群众通过法定渠道反映诉求、解决纠纷,对合法合理的诉求,要予以支持;对不合法不合理的诉求,要说明理由、疏导情绪;对生活确有困难的,要予以帮助。
【冯硕】【青年党员】看到双方的当事人握手言和,我也不由得跟着松了一口气,我以前做法制节目……
这个案件双方情绪都很激动如果没有一个人从中调解,很可能看到的就不是那50几根竹子,那么这个案件就会变成流血事件、民转刑案件……正是有老吴这样的党员存在,才保障了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维护了社会的稳定。
【邴正】【社会学专家】当看到刚才短片中一个专业的严肃的调解人员经过他的一番努力,让纠纷双方由衷的觉得自己的利益得到了最公平的保障的时候,我想人民调解员这份职业、这种形象已经生动的被大家印刻在心中,其实人民调解员在我们国家已经不单单是一种职业,它是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具有深厚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内涵的法律制度,被西方誉为“东方一枝花”在解决纠纷中具有独特的、其他纠纷解决方式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国自古以来就是熟人社会(就像白鹿原当中的宗祠、族长在村子里特别有威信,渐渐的演变到后来,才有了调解员这样的职业)……
【常欣欣】【党史专家】“党性和人民性从来都是一致的、统一的”,这无论在党的理论建设上还是现实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上,都具有重大意义。吴强忠是一位人民调解员,他就是立足群众之中,为群众排忧解难,与此同时,他是一位党员,心中恪守党性,党员身份与人民调解员的身份相统一……中国共产党九十多年的奋斗史证明,正是心中始终铭记“人民”二字,我们党才获得了深厚的土壤与不竭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