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冬季养生 6种方法让身体暖和起来
- 2018-11-26 12:23
- 环球网
- 佚名
冬季的时候,老人经常手脚冰凉,严重时甚至会冻到麻木,这是由于低温会对人体内分泌及消化系统产生一定的影响,使体内营养物质代谢、分解的速度加快,能量消耗相对增加。那么冬季如何才能让老人的身体暖和起来?以下6种方法让身体暖和起来:
1、增加热量摄入
天一冷起来,人体消耗的能量就会增多,需要适当增加热量的摄入,如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又被称为产热营养素。但老人家应该选择低糖、低脂、高热量食物,如鱼肉、鸡肉及豆类,这样的选择可以避免摄入过多的脂肪。
另外,用白萝卜和葱、蒜煮汤,有助于提高人体的御寒能力;还可以多喝些姜茶,其中的维生素、矿物质和氨基酸,有助于改善血液循环。
2、有氧运动
进入冬季,老人应适量做些有氧运动,比如散步、打太极拳、跳广场舞等。起床前,可在被窝里做一些简单的伸展运动,然后转一转脚踝,这样可以促进全身血液循环。
此外,良好的睡眠能使神经系统、体内物质代谢、心血管活动、呼吸功能等得到调整,促使身体组织自我合理修补。
3、穿得暖和
老人出门前要戴好帽子、围巾,穿上加厚的棉服、羽绒服,防止身体背腹受寒,预防新旧疾病复发。
腹部和腰部如果积累过多的寒气,会使血液循环变慢,容易感冒。做好腹部保暖,可消散体内寒气。不少老人还患有老寒腿,常感到膝关节疼痛,建议戴上护膝,给关节部位升温。
4、脚部保暖
寒气容易从脚部侵入体内,影响免疫力。老人要选择保暖性较好、舒适的鞋,比如棉鞋。少穿散热快、材料生硬的皮鞋。
每天晚上睡前用热水泡一下脚,水中可适当加入艾蒿、姜、肉桂等,能有效起到驱寒的效果。
5、通风、保湿
暖气、空调、电热毯、电暖炉是冬季保暖的必需品,但使用时间过长,会导致人的御寒能力下降,再加上室内干燥,容易引发呼吸系统疾病。因此,可每天开窗通风一两次。
冬季干燥,人体水分流失快,不及时补水的话,皮肤容易干燥、皲裂,还会影响血液循环。因此,养成定时喝水的好习惯特别重要,别等渴了再喝。
6、多晒太阳
老人在上午10点或下午3点阳光充足的时段,多出门晒太阳。这有助于补充维生素D,促进体内对钙、磷的吸收和利用,防止骨质疏松,维持骨骼健康,提高抗寒能力。
相关阅读
2024莱美盛典快乐来袭,阿迪达斯团课装备家族再次进化,打造多元化、个性化的健身体验与产品矩阵!
- 资讯
- 2024-05-27
- 40600
当团课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当健身成为一种态度表达,健身爱好者对团课与产品的需求也在不断细分,而...
福建永春县五里街社区老年协会完善老人信息资料 力求精准服务老人
- 资讯
- 2024-04-21
- 42783
为了力求精准服务老人,福建省永春县五里街镇五里街社区老年协会于4月10日至4月20日开展老年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