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川市耀州区小丘镇朱村第一书记黄成切:警民情深同奋斗 共建朱村幸福路

  • 2021-02-06 10:33
  • 铜川日报
  • 佚名

沿路是两排整齐的小花园,房屋四周干净整洁,平坦的水泥路互相交错,4000平方米的文体广场上传来阵阵欢声笑语……现如今的朱村,就像是一幅徐徐展开的新农村美丽画卷。

“多亏有了黄书记和市公安局的帮助,村民们都有了底气,干劲十足,都想着办法把日子过好,村里再没有懒汉了,现在村里的路都硬化了,休闲娱乐有场地有器材,农闲时就近务工还能增加收入。”朱村村支书常军营说。

2016年以来,市公安局先后选派4名农村工作经验丰富、化解矛盾纠纷能力强的科级干部担任耀州区小丘镇朱村第一书记,带领朱村群众共同奋斗。2019年,年轻干练的黄成切被派驻朱村任第一书记,用深情帮扶写就了一段奋斗在脱贫攻坚路上的警民鱼水情。

要为组织添光彩 少给基层添麻烦

曾经被称作小丘镇“粮仓”的朱村,位于耀州区西北部,这个以前被村民们引以为荣的村子,近些年的发展却遇到了困难。年轻人纷纷出外创业,乡贤能人都努力为自己的小日子打拼,没有了“领头羊”,村民们的日子大不如前。

为了重新建立朱村群众对幸福生活的信心,当上“领头羊”的黄成切挨家挨户走访,详细了解群众们的实际情况,反复和同事们研讨适合村情发展的项目。开着私家车奔走于村子和各部门单位,跑项目、接送贫困户住院、送孩子上学、帮村民办事情。

村上没有灶,就把他安顿在学校食堂吃饭。到了饭点,他和学生一样端着碗排队打饭,学生们用好奇的目光打量着这位陌生的警察叔叔。经常一忙起来,他干脆就在简陋的办公室泡桶方便面吃。

“以前村里人见了干部都躲着走,现在碰见了帮扶干部,拉着手家长里短什么都能说,就是感觉像亲人一样。”74岁的村民周必俊满脸笑容地说。

黄成切常常告诫自己,一定要珍惜这次为基层群众服务的机会,来了就要安下心,扎下根,把“第一书记”这份工作当做锻炼自己意志能力和锤炼党性修养的平台。一定要为组织添光彩,少给基层添麻烦。

措施写在纸上群众放在心上

村民有需要,就找黄成切,在朱村乡亲的心里,早就把这个第一书记当成了一家人。

因为脱贫攻坚工作忙抽不开身,黄成切经常愧疚地在电话里对家人说“不”,然而当贫困户有什么困难,无论多忙,他都会想方设法尽快帮助解决。

一天深夜,他手机突然响了起来,电话那边哭着说:“黄书记,我家的牛死了,这可咋办啊?”

究竟咋回事?倾听、询问了半天才弄明白,市公安局搞产业扶贫,连续两年为贫困户送去“脱贫牛”,帮助大家养殖致富。村民许小刚家也领回一头牛,妻子精心饲养一年多,小牛已经长大,眼看着可以下小牛犊,家里的收入有了指望了,牛却病死了。

放下电话,许小刚妻子的哭泣声一直在耳边萦绕。正好局里还要为几户赠送牛犊扶贫,他将这个特殊情况汇报给局领导,局里专门为许小刚家再赠送了一头牛。

当黄成切把欢蹦乱跳的牛犊拴到许家牛圈时,许小刚妻子眼里闪烁着泪花。

程宏德的妻子做了股骨头坏死置换手术,行动不便,他急忙联系市医院骨科张专家来家里给她换药治疗。安建民患了胃病和贫血,他立即开车送往医院,帮忙挂号检查住院。胡苗绒改造危房装修缺钱,他掏出1000元工资购买了电线送去。王志平老两口80多岁了,儿子早逝,他就积极联系帮扶责任人资助5000元,赶雨季来临前把其漏雨的危房修好。

“脱贫攻坚不仅要把帮扶措施写在纸上,更要把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放在心上。”这是黄成切常挂嘴边的一句话。

冲锋在前是责任 坚守岗位守平安

“爸爸:过年的几天,我很少见到你,我早上起来没见你,晚上睡觉没见你,你干嘛去了?你把家里的口罩都拿走了,我和妈妈戴什么啊!我听妈妈说你们朱村要抗疫情,你去村上忙了,你把口罩送给最需要的人了,我希望你早点回来,我们一家人都在等你。”

这是上三年级的女儿写给爸爸黄成切的短信。

2020年春节,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黄成切放弃节假日,第一时间赶赴朱村,和干部群众一起奋战。看着村干部和志愿者一只口罩戴几天,询问各处都买不到口罩,黄成切心急如焚,就偷偷把自己家里仅有的几只口罩拿来,送给村口卡点值守的同志。

抗疫期间,黄成切和朱村党员干部拧成一股绳,在全区率先成立了党员先锋队,设立了抗击疫情党员示范岗。他说,织密织牢社会防控网,关键要发挥党旗引领作用,让党徽在抗击疫情一线闪光,照亮和温暖人心。

病毒无情人间有爱。在这段特殊时期,黄成切一面组织参与村上防疫抗疫各项事务,加大宣传力度,耐心劝导返乡群众主动居家隔离,有空就去村口的检查站劝返外来车辆和陌生人,散发《居家隔离知识》《致湖北、武汉返乡者的一封信》《防控冠状病毒肺炎倡议书》;一面为贫困户送口罩送消毒液和生活用品,帮助消毒,确保贫困户在疫情阻击战中精神不倒,身体健康。他自己饿了吃桶泡面,累了倒在车里小憩一会,又毅然决然投入到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众志成城,抗击病毒的防火墙越筑越牢,他废寝忘食富有成效的工作和设身处地无微不至的关怀赢得了老百姓的信赖和赞誉。

鱼水情深同奋斗 乡村振兴再出发

“每一个来村上的帮扶干部都为我们村出力流汗争取项目,村容村貌变化非常大,生活越来越好了。”78岁的老党员信德宏感慨地说。

村民安建民在《我眼中的第一书记》里写到:2019年3月中旬,市公安局又调来一位“第一书记”,看起来是一个既稳重又帅气的年轻小伙。在我眼里他总是忙前忙后,为了改善朱村的村容村貌,一边跑项目,绿化亮化巷道,一边研究贫困户能通过哪些渠道发家致富。他始终坚守在第一线,节假日都没休息过。

在安建民的眼中,黄成切来了朱村后忙前忙后,一刻不停,在其他村民眼中,也是这样。黄成切用行动诠释忠诚与担当,让党徽警徽熠熠闪光交相辉映在脱贫攻坚第一线

扶贫工作开展以来,由驻村第一书记牵线搭桥,市公安局先后协调资金1000余万元,将狭小危漏的村两室改建成500平方米的两层办公楼,建设了4000平方米的群众文化广场,安装了10余套健身器材,美化了农村环境,解决了67户贫困户“两不愁三保障”问题,使60户197人顺利脱贫。

说起2021年,黄成切还有新想法,要继续抓党建,长期保持陕西省村级党组织标准化建设示范村荣誉;全力抓产业,巩固脱贫战果;切实抓环境,进一步优化全村基础设施建设,使人居环境不断改善。

通过持续不断努力,如今的朱村群众正信心十足地向着乡村振兴迈步前进。

铜川日报记者 朱红卫 徐国玺 刘鑫 张创

相关阅读

铜川市耀州区公安分局天宝路派出所为辖区两所小学一年级招生报名保驾护航

铜川市耀州区公安分局天宝路派出所为辖区两所小学一年级招生报名保驾护航

  • 资讯
  • 2022-07-04
  • 43558

为切实做好辖区两所小学一年级招生报名工作,2022年7月2日,耀州区公安分局天宝路派出所组织民警...

渭南市澄城县寺前镇北街村第一书记夏向平:倾真情驻村 用真心帮扶

  • 人物
  • 2022-05-20
  • 34241

作为陕西省水务集团澄城县供水有限公司派驻寺前镇北街村第一书记的他,自2021年7月驻村以来,他...

厚植“勇争一流”的思想基因

  • 百家
  • 2022-01-25
  • 12615

近日,电影《我们是第一书记》在全国热映,得到广泛好评,透过电影写实的镜头,一幕幕第一书记们扎根...

精选“第一书记”,为乡村振兴拓展新思路

  • 百家
  • 2020-11-10
  • 43135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总书记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描绘出一幅“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