狱警“最强大脑”:看后脑勺识别400多服刑人员
- 2017-01-03 09:48
- 新快报
- 孙毅
无花名册点名是每个监狱警察具备的基本功。新快报记者孙毅/摄
没有花名册,服刑人员个个都光头,穿着统一的囚服,狱警却能一一认出他们甚至叫出名字。
一模一样的囚服,一水的光头,整齐划一的动作……光听这个描述,就已经有些脸盲了,然而却有狱警仅看后脑勺就能精确点出他们的名字,多达430多名!堪称广东监狱界的“最强大脑”。
近日,记者走进广东省四会监狱和高明监狱,采访十大爱岗敬业模范和十大改造之星,发掘他们那些不为人知的“绝活”。
2016年,广东监狱在常年领跑全国押犯之最的情况下,继续实现全年“双零”纪录:无一罪犯脱逃,无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广东省监狱局局长李景言表示,对于监狱来说,安全不仅仅意味着一道固若金汤的高墙,狱内管理、公正执法、改造罪犯是维护监狱安全稳定的三大法宝。
真实版最强大脑
真人连连看
在监狱里,服刑人员个个都是光头,身上穿着统一的囚服,而且随时都有新的服刑人员入监,要一一认出他们甚至叫出他们的名字,这可不是件易事。但四会监狱狱警揭海业对所在监区的每一名服刑人员基本情况都能了如指掌,每次对服刑人员点名可以不需要花名册,甚至仅看服刑人员的后脑勺,就能认出是谁,并精准说出对方的姓名,最多的时候,他可以点出430多名服刑人员姓名。
在四会监狱举办的岗位技能大练兵活动中,揭海业通过正面和背影两种形式,在没有服刑人员花名册的情况下,准确点出服刑人员的姓名。这并非揭海业一人的特有本领。在广东监狱,无册点名是每名狱警都必须掌握的基本功。
为何这么执着要记着服刑人员的姓名?揭海业告诉记者,记住每个服刑人员的名字和基本情况,做到心中有数,这是守护监狱安全的基础,也便于日常开展工作,同时会让服刑人员感觉到自己受到尊重,积极接受改造。
高墙内“找茬” 真假难辨
2012年,四会监狱成立精神病犯监管专区,朱海年就主动申请去。虽然自己是医学专业,但从外科到精神病专科,朱海年觉得自己还是个门外汉。他专门到广州的精神病专科医院进修了半年,在以后的许多年里,砖头厚的书,他看了一本又一本,有的还看了一遍又一遍。
朱海年告诉记者,精神病犯都是“奇形怪状”的,有的喜欢胡言乱语,有的喜欢在一个角落里蹲上一整天。有个病犯,他亲手杀死了自己的女朋友,可他却常常对朱海年说,女朋友就在他身边,有时候陪他聊天,有时候就抱着他。还有一个病犯,很喜欢吃壁虎和喝自己的尿,他说吃那些东西可以治病。
在这里关押的精神病犯里,故意杀人的占到了一半。很多新来的监狱警察在查阅他们的档案的时候,都被他们的血腥案史恶心到吃不下饭。这些精神病犯,不少都以极其凶残的手段杀害自己的亲人,甚至是父亲和母亲。有个犯人,以为有人假扮了自己的母亲,于是把那个“假扮”的女人给杀了。还有些犯人会装疯,假装不会说话,不会吃东西,不会走路。但朱海年很快就能识破他们的伪装。他会偷偷观察这个犯人有没有情感交流的蛛丝马迹,因为真正的精神病人像一根木头,不会有任何的情感交流的需要。所有的这些,都是朱海年看书学来的,他没有老师,只能自学。
在这里,一个医生要管一百多个病犯,朱海年也常常感到压力很大。手机几乎24小时开机,每当来了新的病犯,他的手机就会不定时在深夜响起。对于朱海年的工作,妻子并不太支持,妻子埋怨说,朱海年都上了年纪,还要加班加点,还要值夜班,太辛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