祥子:精准帮扶尤需一股子“牛”劲

  • 2017-10-11 10:13
  • 视点中国网
  • 祥子

党的十九大代表,丹巴县水子乡水子一村村委会主任,余德春在村里组织成立家政服务队、劳务队;自掏腰包带村民学技术搞种植;积极动员村民发展餐饮、休闲娱乐、民居接待等旅游产业。(10月9日新华网)

祥子:精准帮扶尤需一股子“牛”劲

脱贫攻坚被公认为啃“硬骨头”,就在于这项任务非常艰巨,仅靠贫困群众自身努力,已经无能为力摆脱贫困。能不能如期实现全面脱贫目标,主要取决于帮扶的措施和效果是否到位见效,直接考验着党和政府,以及帮扶干部的决心和智慧。万事开头难,而且不可能一帆风顺,作为帮扶干部,就应该有一股不服输、不怕苦的“牛”劲,不达脱贫目的势不罢休的韧劲。

有了这样的正确认识,帮扶工作也就吃下了“定心丸”。在广大帮扶队伍中,余德春无疑是取得成功的典型。虽然只有小学文化,但她敢闯敢试,自己先涉“深水”,再带领全村89户村民一起干,使昔日的“穷村”一举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寨。

同样是精准帮扶,为何有的地方毫无起色,有的地方效果却立竿见影呢?说到底,帮扶的想法和思路很重要。如果没把脱贫当成“自家事”,隔着层纱送钱送物,接不上“地气”不走心,始终难以帮到群众的心坎上,帮扶的效果自然不会太好。

然余德春身为村委会主任,带领村民勇闯脱贫路,却是一幅幅令人感动的场景。开始,她在村里组织家政服务队,而思想观念保守的妇女们却不愿意“抛头露面”搞服务,一盆冷水浇在她的满腔热情上。但她没有灰心,将自己视为“旁观者”,而是挨家挨户上门劝说,对关系好的进行“死磨硬拽”。试想想,为了帮助“不领情”的村民,有几人能像余德春一样“厚着脸皮”,如此执着与贴心,有了这样的顽强精神,帮扶岂能不见效果?

时间不负有心人,胜利永远是属于埋头苦干、不怕失败的人。为了帮助村民,余德春作为一个女人,带领乡亲们在施工现场背水泥、扛沙袋、搬砖块;先行先试进行羊肚菌种植,把风险放在自己头上;响应“全域旅游”发展理念,动员村民发展餐饮、休闲娱乐、民居接待等旅游产业。一项项增收渠道的叠加,使当地村民走上致富路也就不足不奇了。

一言以概之,精准帮扶不是一个轻松活,而是责任重大的“苦差事”,需要帮扶干部将责任扛在肩上,有一股不脱贫不罢休的“牛”劲,下定决心将村民带上致富路。(作者:祥子)

相关阅读

全国教育“三优一均”精准帮扶项目落地澄城

  • 教育
  • 2021-07-20
  • 17059

视点网讯:日前,全国教育“三优一均(优校、优教、优学、优质均衡)”精准帮扶项目落地澄...

铆足“牛劲”助“十四五”扬帆起航

  • 文化
  • 2021-03-15
  • 46817

2021年3月5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 在“两个一百...

干事创业要充满“牛劲”

  • 百家
  • 2021-02-20
  • 41741

“牛年大吉”“牛气冲天”……春节期间,带“牛”...

精准帮扶“拔穷根” 疫情防控“稳就业”

  • 百家
  • 2020-04-09
  • 16749

脱贫攻坚战,是2015年11月27日至28日,在北京召开的中国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中共中央总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