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莫让“会哭的孩子”钻了空子
- 2017-10-15 18:20
- 陕西发展观察
- 佚名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脱贫攻坚等等都体现了国家对人民群众的关怀和爱护,可是,我们在调研时,发现了一个怪现象,竟然有人争先恐后做“贫困户”,而且还出现勾心斗角,走后门托关系,给政府部门帮扶工作增添了诸多难度,同时也加大了工作量,让本该在本职岗位安心工作的部门帮扶人员,久久回不到自己工作岗位上去,也有一部分人把自己能成为贫困户看成一种光荣来炫耀。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交通警察告诉调研组说,每次去村子去看望帮扶户,只要听到争吵,争论,议论的声音,必然是在争做“贫困户”,说道自己的帮扶对象,这位交通警察无奈的说,自己帮扶四户,平时几乎顾不上本职工作,不是帮年龄大的贫困户扫院子,就是给智商不健全的贫困户洗头发,帮扶人员都快成“弱势群体”了,因为稍不注意,个别贫困户就会拒绝在进户表上签字。
有些帮扶干部对贫困户不是亲娘胜似亲娘,不是买油就是买米,甚至有的还给贫困户买了牛羊,但没有上进心的个别贫困户不以为然,竟然把扶贫的羊卖给了羊肉馆,把帮扶干部的一片心意当成理所应当,真是让人费解。
其实,一些人争当"贫困户",就是想依靠扶贫政策,获得更多钱物和补助,但客观的讲,坐享其成、不劳而获、不思进取、等等的"贫困户",还是扭曲了扶贫攻坚工作的本意。精准扶贫主观没有任何问题,但在人人争当贫困户的环境下,却无形中培育了无庸之人的急速堕落和贫困不知廉耻的怪异,催生了人人学哭穷,家家争贫困;要懒懒到底,政府来兜底;到懒不懒,政府不管;不以“贫”为耻,反以“贫”为荣的贫困怪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