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君:扶贫干部要当好“授渔人” 不做“授鱼人”

  • 2017-12-01 23:36
  • 视点中国网
  • 云君

俗话说“授人以鱼,只救一时之急;授人以渔,则解一生之需”。贫困地区和群众要真正实现脱贫,提升自身“造血”能力是根本。“扶人”,只能解决“贫血”地区个体问题;“扶产业”,才能让“贫血”地区实现“自我造血”。

云君:<a href=https://www.shidiannet.com/zt/fupin/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扶贫</a>干部要当好“授渔人” 不做“授鱼人”

近年来,绵阳市大力推进电子商务进村入户,以建设国家、省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为抓手,以促进农特产品触网营销、开拓农村电商消费市场为主攻方向,探索形成了基于互联网的产业扶贫、创业扶贫、用工扶贫三位一体的精准扶贫模式。前三季度,全市9家县级电商运营中心运转顺利,销售收入4.2亿元;村级电商服务店达到1480家,电商经营主体到达4130家,农产品网络交易额达到22.7亿元。

脱贫致富,关键靠产业带动。应该说,产业扶贫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已在很多贫困地区形成共识。从经济学的角度看,一个地区产品的生产不仅依赖于自生资源的占有程度,而且决定于与产品生产相关的生产要素的组织程度,生产要素的组织水平决定产业开发程度,产业开发程度越深,产品的品种会越多,质量会越高,市场的边界和需要求会越大,竞争能力就会越强。从这个层面上看,产业决定产品,产业的发展水平和发展质量决定一个区域的竞争力水平,决定一个区域贫困与富裕的程度。扶持产业,发展产业,消灭“空壳村”,消灭贫困人口,才是脱贫攻坚的上上良策。

我们不难看出,产业扶贫是一种内生发展机制,是提升自身“造血”能力,目的在于促进贫困个体(家庭)与贫困区域协同发展,根植发展基因,激活发展动力,阻断贫困发生的动因,从根本上消灭贫困。所以,扶贫干部要当好“授渔人”,不做“授鱼人”,在县域范围,培育主导产业,发展县域经济,增加资本积累能力;在村镇范围,增加公共投资,改善基础设施,培育产业环境;在贫困户层面,提供就业岗位,提升人力资本,积极参与产业价值链的各个环节。(本网特约评论员 云君)

相关阅读

新时代,从“三门干部”到“三门干部”

  • 百家
  • 2024-07-29
  • 48510

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改革开放伟大征程中的璀璨明珠,正以雷霆万钧之势持续深化其内涵与外延,不仅彰...

为年轻干部上好“三堂课”

  • 百家
  • 2024-07-17
  • 29612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年轻干部进入体制内的时间短,业务知识不熟,工作经验不足,需要不...

激活基层干部“拼搏动能”

  • 百家
  • 2024-07-14
  • 20234

近日,中央组织部在北京以电视电话会议形式召开全国公务员工作推进会。会议强调,要坚持大抓基层...

多为基层一线干部“遮风挡雨”

  • 百家
  • 2024-07-13
  • 25058

近年来,六安市把工业强市一线作为年轻干部成长历练最好课堂,做实做细一系列关心关爱举措,以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