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霞:不能把权力当成随身“携带品”

  • 2017-12-13 21:43
  • 视点中国网
  • 云霞

青海省日前通报了3起特权思想特权现象典型问题,其中,有人不仅用公款在温泉洗浴签单消费,还将单位司机送其子上大学期间的费用以差旅费名义报销;有人不仅借会议之机购买单价20元左右的公文包并以285元报销,还借公务之机游玩并违规报销相关费用。在他们眼中,能用公家钱报销好像成了自己的特权。(12月7日人民网)

云霞:不能把权力当成随身“携带品”

被通报的这些干部,犯下的事并不大,但触犯了党纪的底线,定当重罚不轻饶。之所以会为了一两百元而违纪,显然看重的不是钱本身,而是享受特权带来的快感,满足自己行使权力的私欲。当把权力当成了自己的随身“携带品”,想用来干什么,就用来干什么,岂能不出事?这种习惯必须纠正,否则还会在贪腐的路上越走越远。

在这些违纪行为的背后,还是思想作风“病变”在先。这些干部对权力的认识出现了偏差,忘记了权力姓公,不可任性私用;忘记了组织的教育,不该突破廉政的底线;忘记了人民赋予权力时的嘱托,只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性意识淡薄、理想信念坍塌、思想上缺“钙”是根源所在,外化于形时才会有种种“四风”行为,不断把手伸进公家的“口袋”。

而且,权力不仅姓公,而且只在行使正常的办公行为时才有效,如果不办公事,就毫无权力可言,不是可以随身携带的物品,走到哪儿带到哪儿。那种满以为“权力是自己的”思想,是极为错误的认识,在党纪的面前,遵守各项规章制度,领导干部没有特殊的权力,与普通干部职工完全一样,不受约束的权力,必将害了自己。

对权力心存敬畏,时刻牢记用权的边界,绝不突破底线,方能让公权行使在正确的“轨道”上。否则,权力一旦异化为私物,就会膨胀任性,成了满足个人欲望的工具,如此一来,不仅套取了公家财产,也会拉远与群众的距离,违规违纪的胆子越来越大,最终在这条路上走到黑,深陷腐败泥潭不能自拔。(本网特约评论员 云霞)

相关阅读

规范基层“微权力”运行,坚决根治“蝇贪蚁腐”

  • 百家
  • 2024-07-18
  • 39509

近年来,我国在执纪执法领域持续深化改革,坚持向基层延伸,规范基层“微权力”运行,打通“最后一公...

陕西沃瑞成商贸:天佑德青海探秘,共鉴文化、美酒与自然之美

陕西沃瑞成商贸:天佑德青海探秘,共鉴文化、美酒与自然之美

  • 资讯
  • 2024-07-05
  • 19450

在盛夏的热烈拥抱中,一场别开生面的探秘之旅于7月2日激情启幕。陕西沃瑞成商贸总经理王龙先生...

将“管住权力”作为终身坚守

  • 百家
  • 2022-07-13
  • 46422

今年1月中旬,在十九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召开之际,一部5集电视专题片《零容忍》播出,引发强烈反响...

让行政权力依法运行

  • 百家
  • 2022-05-16
  • 38825

我国的行政机关对全社会进行管理,执行国家意志。为了真正体现公平公正,执行行政权力的整个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