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向荣:6亿人次发送量是怎样实现的?
- 2017-12-16 20:40
- 视点中国网
- 徐向荣
12月14日10:00,乘坐G14次列车从上海虹桥去往北京的旅客徐丽霞,幸运地成为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今年的第6亿位旅客。这标志着,长三角铁路年发送旅客首次突破6亿人次大关,全年有望达到6.26亿人次。(12月15日 新闻晨报)
6亿人次发送量,粗略换算一下,等同于今年有4成多的国人乘坐列车,穿行于长江三角区3省1市,且留下自己的足迹。面对6亿这个巨大的数字,许多人很是好奇,缘何有如此多人次的旅客,频繁来往于这3省1市呢?有人说,江浙沪一带经济发达,发展机会甚多,各类人才和普通务工者都愿意来这里就职;也有人猜测,江南美景甚多,各地游客纷纷慕名前往游玩;还有人直言,3省1市人口基数大,流动性强,坐火车的人自然多。这些回答各有几分道理,却又不够全面:论经济,京津地区和珠江三角洲地区,均不逊于长江三角区;论美景,云贵川的景点更多、名气亦不小;论人口基数,鲁豫冀和两广地区只多不少,为何这些地区的旅客发送量,却远远达不到6亿呢?其实真正的答案很简单,那就是长三角地区密集的铁路网络和高铁公交化,将经济、美景、人口等要素有机整合起来,让铁路旅客发送量始终保持高位,最终汇聚成6亿这个大数字。
据了解,截至2016年底,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营业里程达9996.6公里,其中高铁运营里程达到3357.4公里,约占全国高铁总里程六分之一。与之相应的是,旅客乘坐高铁到全国主要城市旅行时间也大幅缩短,上海至郑州、武汉、西安、广州、贵阳等城市间已实现1000公里内5小时到达,2000公里内8小时到达。大而全的高铁网络,让“千里江陵一日还”真正成为现实,朝发夕至的高铁列车,拉近了彼此的距离,不仅推动了全国各地的游客来到江南领略“天下苏杭”的别致风光,同时还吸引更多的人才和务工者前往长三角地区寻觅就业机会。而高铁公交化,让长三角主要城市间联系更加紧密,“同城化”效应凸显,进而催生了“高铁上班族”,人口流动愈加频繁。随着铁路网络的日益延伸,以及空间的进一步缩短,来来往往的人自然越来越多了,铁路客运量呈“蛙跳式”增长自在情理之中。
6亿人次发送量,对于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来说,既是一个新高度,同时也是一个新起点,希望铁路部门以此为契机,在完善铁路网络的同时,更要提升服务质量,让每个旅客都留下美好的旅途回忆。(本网特约评论员 徐向荣)
相关阅读
122.5部/百人!中国手机普及率创新高,上海人均手机拥有量最高1.85部
- 科技
- 2024-07-30
- 28218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与消费升级,2023年我国移动电话普及率再攀高峰,达到惊人的122.5部/百人,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