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霞:借权力挣钱动错了“心思”

  • 2018-09-09 21:14
  • 视点中国网
  • 云霞

一名畜牧水产股副股长,官不大,胆却不小,利用手中职权,多次收受、索要他人现金16万余元,侵吞、截留和骗取各类资金43万余元,用于支付个人消费及炒股。

党的十八大以来,零容忍查处腐败,使党员干部队伍中的违纪违法分子“露出了马脚”,被绳之以法,付出了代价。但通过分析不难看出,这些腐败分子中,或多或少拥有一定的权力,掌握着一些资源的分配,几乎很难看到普通党员贪腐的案例。这充分说明,权力仍是造成腐败的诱因之一。

尽管手握权柄,有的官员洁身自好,处处谨小慎微,加强自律,守好了底线不出事,但有的官员却对权力有了太多遐想,总想着用权力干点什么,多捞点什么,挣更多的钱,结果东窗事发后付出了惨痛的代价。这也说明,权力本身无错,关键是用权之人,如果看待权力,如何使用权力,拥有怎样的心态。

权力姓公,力当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用权力谋私,违背了用权之道,辜负了组织的信任、人民的期望,必然要被问责处理。许多干部并非一开始就想腐败,往往是在升官后,理想信念滑坡,监督流于形式,完全处于我行我束的状态后,才滋生了挣钱发财的想法。如果经常对他们提醒教育,偶尔再使其红脸出汗,许多贪腐官员未必会走到无法回头的地步。

权力是柄“双刃剑”,用不好会伤及自身。这些最基本的道理,没有官员会不明白,之所以未守住初心,并以一贯之到最后,主要还是经不起社会的诱惑,一念之间,个人的私心就可能战胜公心。作为组织部门,就应该像对待弹簧一样,经常压一压干部的麻痹神经,使他们老实起来,恢复清醒,牢记初心和宗旨。

当然,告诫干部用权走正道,不动“歪心思”,光靠苦口婆心劝告,要求干部加强自律,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抓早抓小,防微杜渐,注重“治未病”。对刚上任的官员,尤须加强日常监督,在发现苗头性问题时,就果断出手,严肃予以制止,防止问题恶化造成严重后果。同时,多用身边人、身边事作为警示教材,让官员感同身受,内心受到启发,精神受到洗礼,进一步筑牢不想腐的堤坝。(本网特约评论员 云霞)

相关阅读

规范基层“微权力”运行,坚决根治“蝇贪蚁腐”

  • 百家
  • 2024-07-18
  • 39509

近年来,我国在执纪执法领域持续深化改革,坚持向基层延伸,规范基层“微权力”运行,打通“最后一公...

铁路贴心服务,让旅客出行省时省力省心思

  • 百家
  • 2023-05-05
  • 6630

“五一”假期,各类出行需求集中释放,全国铁路客流持续保持高位运行,运输整体平稳有序。4月29日...

将“管住权力”作为终身坚守

  • 百家
  • 2022-07-13
  • 46422

今年1月中旬,在十九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召开之际,一部5集电视专题片《零容忍》播出,引发强烈反响...

让行政权力依法运行

  • 百家
  • 2022-05-16
  • 38825

我国的行政机关对全社会进行管理,执行国家意志。为了真正体现公平公正,执行行政权力的整个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