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经济学诺奖得主诺德豪斯与罗默是何方神圣?

  • 2018-10-08 19:35
  • 新浪
  • 佚名

对国内生产总值的改进

作为政府对国家经济运行进行宏观计量与诊断的一项重要指标,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经济社会是否进步的最重要的标准。但是从衡量人民福祉的角度看,GDP这个指标有着很多难以克服的缺陷。例如有一种流行的说法,刨坑把全世界的钞票都埋到地下,再把它们挖出来,可以极大增加GDP——这显然是对于GDP这种核算指标的一个巨大嘲讽。此外,GDP中没有考虑对于环境的影响,因此在片面追求GDP增长的同时,可能导致资源的过度消耗和环境的严重恶化,这也是以GDP度量经济的缺陷之一。

基于GDP作为一种经济指标,存在众多缺陷的现实,不少经济学家主张提出一种新的经济指标来代替GDP的使用,而诺德豪斯和托宾的工作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

1972年,托宾和诺德豪斯提出了“净经济福利指标”(net economic welfare)。和传统GDP核算中“做加法”的逻辑不一样,净经济福利指标在“做加法”的同时,也“做减法”。其主要思路是,将环境污染列入考虑之中。国家制定出每一项污染的允许标准,超过污染标准的,列出改善所需经费,将这些改善经费从GDP中扣除。同时,净经济福利指标还加进去被忽略的家政活动、社会义务等经济活动。

其实,诺德豪斯这种净经济福利指标的想法很大程度上和他在耶鲁求学期间学到的有关“外部性”的理论有很大的关系。如果在经济过程中对于环境和资源产生的破坏,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负的经济外部性——这些破坏会产生高昂的社会成本,但经济主体并不需要为这种破坏买单,而把这些成本从GDP中加以扣除,就相当于是一个将负外部性“内部化”的过程,其逻辑和让一个对渔场造成污染的工厂将渔场收购,并重新计算工厂的利润是一个道理。同时,家政活动、社会义务等,就是一种正的外部性——这些活动带来社会收益,但是却没有人为这些活动支付费用。因此,一个合理的经济核算指标必须把这些活动产生的收益加以考虑,将这些正外部性“内部化”。

托宾和诺德豪斯利用净经济福利指标对于世界各国的经济增长进行了重新核算,发现用这种指标核算的经济增长率和用GDP进行衡量的经济增长率有着显着的差异。例如,美国从1940年到1968年,每年净经济福利所得,几乎只有GDP的一半。1968年以后,二者差距越来越大,每年净经济福利所得不及GDP的一半。

托宾和诺德豪斯的研究启发了后来众多经济学家们的思路,一系列新的衡量经济活动的指标被陆续提了出来。例如,l973年日本政府提出净国民福利指标(net national welfare);1989年卢佩托(Robert Repetoo)等提出净国内生产指标(net domestic product);l990年世界银行资深经济学家戴利(Herman Daly)和科布(JohnCobb)提出可持续经济福利指标(index of sustainable economic welfare)……虽然这些指标形式各异,但是其根本的思路是和托宾、诺德豪斯二人一脉相承的,都是尽力在把经济活动的外部性加以“内部化”。在“绿色GDP”概念盛行的今天,他们二人作为这一概念的先驱,是应当被人铭记的。

环境经济学的领军者

随着全球变暖、气候异常频发,以及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人们开始将更多的注意力投到了环境问题上,环境经济学开始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但远在环境经济学成为显学之前,诺德豪斯教授早已开始致力于环境和经济之间互动关系的研究。

在诺德豪斯教授看来,环境变化和人类的经济行为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如果将目前的一些环境指标视为一个“存量”,而人类的经济活动则会产生一个让环境变动的“流量”。显然,随着“流量”的逐渐引入,“存量”将会产生变动,这就是我们观察到的环境变化。这个道理就好像传统经济学对于财富和投资关系的分析一样,只不过在诺德豪斯的分析框架中,用环境变量代替了财富,而将人类经济行为对环境的影响看做是某种意义上的投资而已。在建立了这个框架后,诺德豪斯教授就可以借鉴宏观经济理论中用来分析该类问题的标准手法(这种建模方法被称为拉姆齐模型,是由英国的天才经济学家弗兰克·拉姆齐,Frank Ramsey,1903—1930,于20世纪20年代提出的,这一分析方法后来成为了现代宏观学分析的主流),在人类理性决策的假设前提下,分析人类行为对环境造成的变化。

为了定量考察这种关系,诺德豪斯教授及其合作者历时多年,在大量的资料的基础上,先后建立了两个分析经济对气候变化的“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RICE模型和DICE模型。利用这两个模型,诺德豪斯等人详细分析了碳排放对于气候变暖的影响。这一系列的工作为减排的经济和环境效益分析提供了难得的实证证据。在诺德豪斯教授看来,目前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是正确和必要的,但对于减排的力度,他个人并不主张过大。例如,哥本哈根会议试图达到“到2020年,全球温度升高低于2℃ 或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小于450PPM的目的,而这一目标对于诺德豪斯教授而言,可能是过高了。在他看来,温室气体浓度只要小于700PPM都没什么问题。用科学而非政治的立场来对待环保,这充分体现出了诺德豪斯教授作为学者的独立风范。

相关阅读

保守国家秘密是广大党员干部的神圣职责

  • 百家
  • 2023-08-31
  • 8699

不论古今中外,一个国家都会有自己不能对外宣传的秘密。这些秘密一旦泄露,会给国家安全带来隐患...

读何凡《大局观:真实世界中的经济学思维》有感

读何凡《大局观:真实世界中的经济学思维》有感

  • 文化
  • 2021-08-19
  • 20526

臧克家曾说“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我很庆幸自己在无意之中拜读到何凡老...

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来把握新发展格局

  • 百家
  • 2021-01-18
  • 21472

新华社北京1月15日电 1月16日出版的第2期《求是》杂志将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

十位经济学家企业家展望中国经济

  • 财经
  • 2021-01-06
  • 31373

商务部研究院流通与消费研究所副所长关利欣:发挥好消费基础性作用展望新的一年,消费将在国民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