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干部要切实增强忧患意识

文/本网评论员 云君

夜读《孟子·告子下》,思绪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所牵引,全文采用列举历史事例和讲道理相结合的写法,从一个人的发展和一个国家的兴亡两个不同的角度逐层推论,得出“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的结论。是啊!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忧患意识是人类生存的重要智慧,居安思危是历史昭示的一条重要经验。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忧患意识,沉迷于安乐的生活,沉醉在纸醉金迷,就会失去斗志,逐步走向衰亡。一名党员、一名干部如果没有忧患意识,沉迷于奢靡生活,比吃比穿,也势必造成“三观”的歪曲,失去群众的信赖和支持。

党员干部要切实增强忧患意识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习近平总书记曾不止一次地强调,我们党在内忧外患中诞生,在磨难挫折中成长,在战胜风险挑战中壮大,始终有着强烈的忧患意识、风险意识。然而时下,我们有些党员干部被眼前的繁华所蒙蔽,思想懈怠、精神萎靡,缺乏忧患意识,自以为端起了“金饭碗”,就可以“稳坐钓鱼台”,抱着“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心态,“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在笔者看来,这是对党、对人民、对事业、对自己极不负责任的表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当前,我国正处于一个大有可为的历史机遇期,发展形势总的是好的,但前进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越是取得成绩的时候,越是要有如履薄冰的谨慎,越是要有居安思危的忧患,绝不能犯战略性、颠覆性错误”。在此关键时刻,我们党员干部如果缺乏“忧患意识”,一味地追求享乐,必将失去党性原则,致使党组织的战斗力锐减,影响党的凝聚力、生命力和执政能力。树立忧患意识,这是广大党员干部应有的意识和素质。

“凡事从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这样才能有备无患、遇事不慌,牢牢把握主动权”。作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更是要时刻牢记这一叮咛,切实增强忧患意识,忧党、忧国、忧民,主动担负起“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谦虚谨慎、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地做好各项工作,为民族复兴贡献自身力量。(End)

相关阅读

新时代,从“三门干部”到“三门干部”

  • 百家
  • 2024-07-29
  • 48510

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改革开放伟大征程中的璀璨明珠,正以雷霆万钧之势持续深化其内涵与外延,不仅彰...

为年轻干部上好“三堂课”

  • 百家
  • 2024-07-17
  • 29612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年轻干部进入体制内的时间短,业务知识不熟,工作经验不足,需要不...

激活基层干部“拼搏动能”

  • 百家
  • 2024-07-14
  • 20234

近日,中央组织部在北京以电视电话会议形式召开全国公务员工作推进会。会议强调,要坚持大抓基层...

多为基层一线干部“遮风挡雨”

  • 百家
  • 2024-07-13
  • 25058

近年来,六安市把工业强市一线作为年轻干部成长历练最好课堂,做实做细一系列关心关爱举措,以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