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对生态环境部门的工作不“买账”怎么办?

当前,生态环境领域“放管服”改革持续深化,各级生态环境部门出台了一系列务实举措,帮扶解困送温暖,对推动企业履行治污主体责任、优化营商环境、推进高质量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也要看到,仍有企业对生态环境部门的积极工作不太“买账”。如何赢得企业信任,考验着生态环境部门的智慧和能力。

笔者以为,消除一些企业对生态环境部门的误解,营造目标一致、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的氛围,不仅要加大对环境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真正树牢绿色发展理念;更要从生态环境部门自身入手,转作风,强服务,严执法,用实际行动赢得企业的尊重和理解。当前可以重点做好三个方面工作。

一是定准位,营造公平发展的环境。生态环境部门要通过监管执法,保护所有人的环境权益不受侵害。要在本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准确定位自身职能,划清监管边界,明确监管责任,建立分工合作的协同机制,共同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定准位才能不越位、不错位、不缺位,才能更好地发挥统一监管职能,打造公平公正的发展环境。要依法依规、深入调研,多倾听企业和群众的声音,站在保护生态环境、利于企业良性发展、维护群众环境权益的目标上,在现实可达和长远目标之间选择合理的切入点。切勿急功近利,不接地气。

二是做到位,提升服务水平。要正确处理好监管与服务的关系。除了要持续深化生态环境领域“放管服”改革,进一步减少审批环节、优化审批流程外,还要不断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通过全链条的优质服务为企业排忧解难,从而拉近距离、消除误解。

要树立日常监管也是服务的意识,既不能简单粗暴执法,对企业一罚了之、一停了之;也不能使执法流于形式、走过场,甚至选择性执法;更不能搞“一刀切”,用行政命令代替法律法规。提升服务水平,不仅要在审批服务上优化流程、让企业少跑腿、实行不见面审批,更要在日常监管执法中和企业一同分析问题出现的根源,提供具体有效的解决办法。此外,还要搞好技术服务,组织机关干部和生态环保专家深入企业,开展“一对一”帮扶,为企业提供技术指导,真正服务到家。

三是站好位,严格环境执法。对违法企业的放纵就是对守法企业的亵渎,生态环境部门要严格执法,属于生态环境部门职责范围的坚决予以查处;属于其他职能部门管辖的加强联系与协作,积极主动提供线索;属于涉嫌违法犯罪的,及时移交移送,不搞选择性执法、间歇性执法。严格环境执法不是横眉冷对,也不是颐指气使,而是严管中有情义,对企业环境违法行为绝不留情,但对企业存在的环境问题要热心帮助解决。只有真心实意,才能换来理解支持。(文/李国军)

相关阅读

山东省沂水县夏蔚镇立足“热线·首发”专项深办创新三策高效高质做好群众工作

  • 资讯
  • 2024-07-29
  • 9201

近年来,扎根沂蒙山革命根据地腹地的沂水县夏蔚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立足首发,以“反映...

99家中央部门公开2023年度部门决算

  • 财经
  • 2024-07-28
  • 21655

25日,99家中央部门集中在本部门网站和财政部网站、中国政府网公开2023年度决算情况。此次公开...

沂水县夏蔚镇聚力“三举措”抓实“六方面”持续推进群众工作高质量发展

  • 资讯
  • 2024-07-19
  • 39015

近年来,扎根沂蒙山革命根据地腹地的沂水县夏蔚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深耕这片红色热土...

陕西省澄城县多举措推进生态环保工作打造澄清碧水

  • 资讯
  • 2024-07-15
  • 25350

今年以来,澄城县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以大气污染治理专项行动为抓手,狠抓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