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医看病要把脉?了解这4点秒懂把脉原理
- 2019-05-16 22:32
- 国医德润堂
- 佚名
- 49391
中医博大精深、历史悠久、奥妙无穷、文化底蕴深厚,在世界医学中占有重要地位。中医在与疾病的抗争中,更是发挥了巨大的作用。那为什么中医在手腕上按一会就知道病人得了什么病?
这里就要讲到中医把脉的正确姿势以及手指所按的位置代表的意义了。
把脉不是随便把手指往手腕上一搭就可以,找对位置很关键!
下指时,先以中指按在手腕突出位置的内侧,也就是桡骨茎突处,也就是中医所说的“关”,称为中指定关。
然后用食指按在关前定寸,和中指紧紧并排在一起,最后用无名指按在关后定尺,中指和无名指不要并紧,稍稍留一条小缝隙,这样就能摸到脉了。
1、为什么中医把脉要把两只手?
中医认为,左右手的“寸关尺”所代表的意义是不同的,左手“寸关尺”代表“心肝肾”,右手的“寸关尺”代表“肺脾命门”,所以中医把脉要两只手都把。
中医将脉分为二、三十种,最常见的脉象有:浮沉、力度、粗细、快慢。
浮沉
把手轻轻地放到脉上,只稍稍用力,就能摸到明显的脉动,这就叫浮。要是一直摸不着,不断加力,几乎已经按到骨头了,才能摸到明显的脉动,这就叫沉。
如果不用力摸不着,稍加点力往里按,但又不至于按到底,这个就叫不沉不浮,也可以根据用力大小的情况称之为偏沉(用力较多)偏浮(用力较少),统称为中。
脉的浮沉之别
一般来说,人体的保护机能与外邪作斗争,首先想从“表”解决问题,津液气血都集合到这里打仗来了,所以这里气血充足,脉就现浮象。
当在这里不能解决问题,邪向里挺进,正气往里退,气血津液又集中到中部(半表半里)了,脉就现中象。
邪气再胜再往里进,正气再战败往里退,全退到里面来了,在这里积蓄力量跟病邪作殊死决战,脉就现沉象。
也就是说,正气(津血、气血)在哪集结,就会在脉的相应部位有所反映,守住这一条,观脉就不难了。
力度
找到脉之后,不是按住不动就可以了,要慢慢加力向下按,然后再把力减少一点,把手指再提回原处,反复做上好几次。
这样做是因为要用指头感受脉的强弱与变化。
按下去的时候,感觉脉很硬、很实、反弹力度很强,就证明这个脉有力量。
要是手指按下去没遇到多少抵抗,甚至稍一加力,脉就没有了,那这个脉就是没力量,医生根据这个衡量脉的力度是偏弱还是偏强。
什么意思呢?
有力,代表正气实,但如果邪气跟正气有一拼,中医通常就会说邪气实,正气还行,照着邪实去治就可以。
没有力就代表正气虚,治疗上首先要补充、扶助正气,正气足了,自然能够与邪气交争!
从治法上看,有力的脉,中医常用的是攻、泄之法,比如麻黄汤证,要求的是脉要紧,承气汤之类的,要求脉要实,说的就是要有力,如果脉无力用了这些方剂,就是过度攻伐,造成反的作用!
无力的脉中医通常要用补法,比如桂枝汤证的脉缓,四逆汤证的脉微弱,都是无力的脉,不能攻下,只能补养。
至于要用多大的药量,攻之中要不要加补的成分、补之中要不要加攻的成分、加多少,就要从脉的有力没力的程度上去分析判断。
相关阅读
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师生到三台县灵兴镇花庙村践行三农服务
- 教育
- 2022-08-01
- 21118
为喜迎党的二十大,弘扬百年共青团精神,面向广阔农村上好思政课,7月29日至31日,四川中医药高等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