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负行动要落脚于基层干部“心坎”上

文/赵荪愚

前不久,中办印发《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通知》,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当前不少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问题。基层党员干部反映,《通知》直面问题,切中要害,并提出了务实管用的解决办法,暖了大家的心。这足以说明,“减负”是人心所向,更是党的事业发展的迫切要求,能一定程度地优化我们的工作模式,利于腾出时间和精力,更好地投入到为党和人民事业中去。

中央将今年定位为“基层减负年”,可算是切中了基层干部的心愿。负担太重,尤其是形式主义增加的负担,早已令基层干部干了不少无用功,加了多少班,熬了多少夜,现在要动真格减负,基层干部岂能不拍手点赞。

但应该看到,给基层干部带来的形式主义负担,涉及面较广,有痕迹主义导致检查资料的增加,也有泛滥的会议耽搁工作时间,还有频繁的检查督查令基层干部迎接不暇,为此安排路线,准备发言,餐饮接待等等,令基层干部疲于应对。时间都被占用了,真正该实干的“主业”自然也就撂荒了。

为了给基层干部减负,各地的动作不可谓不快,相关通知已经下发基层,要对形式主义来一次“大起底”、大整治。可有的地方不乏有“甩手”心态,总是让基层干部来梳理身边的形式主义,上报后再自行纠正,显然也有不妥之处。毕竟,带给基层干部的形式主义负担,绝非完全来自于基层干部自己所为,有些负担与上级有直接的关系,如果全部让基层自己解决,显然会无能为力。

固然,让基层干部梳理形式主义负担,是非常科学的做法,毕竟,他们被哪些负担所困,在平时都感同身受,也最有发言权,经过他们清理,势必会让绝大多数形式主义“冒出头来”。但也要清楚,有些形式主义行为,比如堆积如山的迎检资料,固然可以让基层干部整改,但同时上级部门也需要配合,在考核的内容方式上调整,才能真正让他们从“文山”中解脱出来。

只有上下协作,共同使劲,对准困绕基层干部的一个个负担,攻坚克难,既要引导基层转变迎检思维,也需上级部门改变考核观念,树立正确的督促思想,不在纸面上做文章,才是治本之策。

相关阅读

新时代,从“三门干部”到“三门干部”

  • 百家
  • 2024-07-29
  • 48510

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改革开放伟大征程中的璀璨明珠,正以雷霆万钧之势持续深化其内涵与外延,不仅彰...

规范基层“微权力”运行,坚决根治“蝇贪蚁腐”

  • 百家
  • 2024-07-18
  • 39509

近年来,我国在执纪执法领域持续深化改革,坚持向基层延伸,规范基层“微权力”运行,打通“最后一公...

为年轻干部上好“三堂课”

  • 百家
  • 2024-07-17
  • 29612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年轻干部进入体制内的时间短,业务知识不熟,工作经验不足,需要不...

激活基层干部“拼搏动能”

  • 百家
  • 2024-07-14
  • 20234

近日,中央组织部在北京以电视电话会议形式召开全国公务员工作推进会。会议强调,要坚持大抓基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