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癌”令人色变。可黔南州平塘县的巡察干部们却变身“神医圣手”,让该县县委党校一名患“癌”三年的职工“不药而愈”,重获“新生”,重返工作岗位。(8月27日,网易网)
当然,“吃空饷”现象在全国各地普遍存在,并非一省一区的“特产”。在编不在岗、死亡不注销、调出不下编、留职不停薪、虚报工资表、冒领养老金等各种形式的吃空饷,就像一群硕鼠吞噬着国家和地方财富,同时,也吞噬着党和政府的廉洁公正形象。
那么,该名干部究竟是不是在编干部?又是否涉嫌“吃空饷”呢?这其中又有何猫腻呢?其中是否还暗藏其他利益链呢?
据报道,2019年1月,平塘县委第一巡察组在县委党校巡察时,在谈话中了解到,该校有人长期不正常上班,干部职工反映较强烈。巡察组高度重视,第一时间对平塘县委党校干部职工考勤、请销假等情况进行了重点检查。
巡察组在检查中发现,该校办公室工勤人员张竣自2016年1月以来都没有正常签到上班,也未查找到相关请假手续和校班子集体研究其请假事宜的记录。“没有请假手续、三年不正常上班、还没被问责处理,就算单位管理再混乱也不太可能,应该还有我们没掌握的情况,要继续深入核查!”巡察组组长仔细分析后作出决定。
显然,张峻是在“吃空饷”,为了避免“吃空饷”一事被发现,张峻居然想出来更改病历, 众所周知,《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明确规定,旷工或者因公外出、请假期满无正当理由逾期不归连续超过十五天,或者一年内累计超过三十天的,予以辞退。为了能够顺利请假,张竣在网上对肺癌的病情进行搜索了解,对报告单进行技术处理,于是,“肺炎”顺利地转变成“肺癌”。
另外,在张竣“病假”期间,曾兼职贵州建明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谷硐水冲至大广”“大广至陈家湾”组组通项目负责人3个月,取酬18000元。
因此,我们不得不追问,既然他在2016年就已经请假,距今已经3年左右。既然是病假为何又能在房产企业上班?长达3年的超长假期间工资又是如何计算和领取的?
虽然针对此事,已经给予当事人和党校相关领导给予处分,但笔者不禁要问,难道我们的各级政府就没有早点认识到吃空饷的危害性么?其实,这些年对“吃空饷”问题还是有过清理、整顿的。但往往效果差强人意,到最后,一些“吃空饷”现象乃不了了之,成了一个“死结”,无人能解。
依笔者看来,“吃空饷”现象屡禁不止的原因,还在于惩处力度不够,假如惩治力度不够的话,会使制度形同虚设,惩治是手段,也是遏制腐败的关键。类似腐败事件发生后,往往都是内部通报或给个小处分了事,惩治力度不够,不足以起到震慑作用,以致于这些顶风违纪者存在侥幸心理,从而屡次违纪。
因此,笔者认为,要有效遏制“吃空饷”现象,不能仅仅只是清理检查,组织、人事、财政等相关部门还应实行严格的编制、财政制度,建立完善监督管理体制机制,让想“吃空饷”的蛀虫、硕鼠无处躲藏,真正将权利关进制度的牢笼。(文/刘洛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