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韵:让基层“雁过拔毛”行为走投无路

“全国共新纳入低保96.5万户、185.4万人,退出不再符合条件低保对象92.8万户、185万人。”日前,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公布第一批专项整治漠视侵害群众利益问题工作成果,其中,民政部、驻部纪检监察组结合主题教育,在农村低保专项治理中取得显著成效。(11月21日中纪委网站)

众所周知,低保是贫困群众的“救命钱”,一分一厘不能“跑冒滴漏”。作为基层干部,直接负责相关事宜的操作和把关,应该抱着一份公心,坚持客观认真的态度,推动低保政策释放浓浓的政策“善意”。可是,近些年来,低保领域腐败依然是“重灾区”,把关不严、优亲厚友、虚报冒领、截留侵占等等,给低保政策的落实蒙上了一层“阴影”。

但总的来说,低保领域的腐败分为“主动型”和“被动型”。有的是干部自身理想信念不坚定,把低保钱看成了“唐僧肉”,以为随便做点手脚,就可以“神不知鬼不觉”地放一些在自己口袋,这种不知止、不收敛的主动型贪腐,性质极为恶劣;还有的干部是因为经不住“抬头不见低头见”的亲情因素干扰,抱着“怕得罪人”“反正自己没拿”思想,优亲厚友做顺水人情,这种现象也值得警惕。

应该看到,无论是基层干部亲自在低保金上“雁过拔毛”,还是充当内鬼协助他人揩政策的“油水”,本质上都是违纪行为,经办人员难辞其咎。毕竟,“蛋糕”就那么大,如果让其他人占用了低保名额,而真正的贫困家庭,则只能“嗷嗷待哺”望洋兴叹,同时也会激起他们内心的抱怨情绪,令好政策在落实环节走偏变味。

为此,要加大力度,综合施策,令基层“雁过拔毛”行为走投无路。一方面,要加大事后抽查力度,纪检监察干部多走进农家小院,了解群众对低保政策落实的满意度,收集群众反映的线索,顺藤摸瓜让违纪者付出代价,达到杀一儆百之效;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加大低保政策、享受标准、发放对象等公示力度,既能给基层干部撑腰,让他们有依据拒绝无理的诉求,同时又能通过群众监督,使基层干部不敢乱来,双管齐下达到整治低保乱象之效。(文/书韵)

相关阅读

规范基层“微权力”运行,坚决根治“蝇贪蚁腐”

  • 百家
  • 2024-07-18
  • 39509

近年来,我国在执纪执法领域持续深化改革,坚持向基层延伸,规范基层“微权力”运行,打通“最后一公...

激活基层干部“拼搏动能”

  • 百家
  • 2024-07-14
  • 20234

近日,中央组织部在北京以电视电话会议形式召开全国公务员工作推进会。会议强调,要坚持大抓基层...

为基层减负关键看“疗效”

  • 百家
  • 2024-07-13
  • 49006

近日,吉林省委组织部出台持续推进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措施,提出5方面30项具体措施,在减...

多为基层一线干部“遮风挡雨”

  • 百家
  • 2024-07-13
  • 25058

近年来,六安市把工业强市一线作为年轻干部成长历练最好课堂,做实做细一系列关心关爱举措,以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