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霞:把脱贫短板补得“恰如其分”

6月1日出版的第11期《求是》杂志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补短板问题》。文章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牵涉到方方面面,但补短板是硬任务。各级党委和政府要认真履行主体责任,各级领导干部要咬定目标、真抓实干,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不懈奋斗。

正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些影响全面小康成色的短板,是脱贫攻坚最大的障碍,但由于存在的时间已久,同时受多种因素制约,一时半会难以补齐。要坚持事实求是的原则,既要尽最大努力填补,改善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面貌,但也要稳步有序,防止思想跑偏、行动错位等现象,做到恰如其分、恰到好处。

剩下的时间紧,要“争分夺秒”,但不能“拔苗助长”。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能否补齐现有短板,直接影响群众能否在小康路上“与大家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行百里者半九十。在最后的决战决胜关键时刻,时间是最稀缺的资源,争分夺秒补齐群众反映最迫切、致富最需要的短板,已是当务之急。但同时也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严把项目推进质量,遵循相应的规律,绝不能为了完成任务,违规加快进度、提高速度,甚至弄虚作假,令短板补得不实不牢,留下种种后患。

承受的压力大,要“尽责到位”,但不能“越俎代庖”。山再高,往上攀,总能登顶;路再长,走下去,定能到达。能否如期把短板补上来,弱项强起来,关键还得靠“人”的因素,看党员干部的尽责态度和实干力度。只要能主动担当、攻坚克难,一步一个脚印,重点聚焦老弱病残人群、深度贫困区域、基础公共服务领域,持之以恒用劲,就一定能取得实效。其中,要防止一些干部为了“达标”,把贫困群众当成“累赘”,取而代之“包办”所有事务,替群众做主,由“配角”变“主角”,反而削弱了群众的主观能动性,导致“造血”功能恢复不畅。

提出的要求高,要“各个击破”,但不能“单打独斗”。“一个都不能少,一户也不能漏”,是脱贫攻坚的硬标准、硬杠杠。因人而异、因户施策、各个击破是关键。对贫困群众现有不足和短板,要深入剖析原因,对症下药拔除“病根”。但也要看到,发展才是硬道理,全面改善当地基础条件、提高公共服务保障、发展壮大产业,才是稳妥的出路。要提防个别地方只满足于“补短板”,忽视了“搞发展”,为了省事搞单打独斗,未充分调动社会参与,未全面激活发展后劲,送上了马却未扶上一程,导致群众脱贫质量不高,应当警惕避之。(文/云霞)

相关阅读

四川省三台县:振兴农副产业人大重视脱贫村发展

  • 三农
  • 2023-04-16
  • 13697

为推进新思想主题教育,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全国“两会”精神,解决好脱贫村可持续发展难题...

拓展脱贫成果深化乡村五大振兴

  • 百家
  • 2022-12-20
  • 19783

根据党的农村工作条例和国家乡村振兴促进法,贯彻落实中办、国办近日印发的《乡村振兴责任制实...

澄城县四举措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

  • 资讯
  • 2022-11-10
  • 21382

近期,澄城县坚持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作为重要政治任务,提高政治...

四川省三台县农业农村局抓防疫抓安稳抓脱贫

四川省三台县农业农村局抓防疫抓安稳抓脱贫

  • 三农
  • 2022-10-05
  • 44646

国庆来临,为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四川省三台县农业农村局召开党委扩大会,贯彻省市县当前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