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霞:把准脱贫决战“三字诀”

“脱贫攻坚任务能否高质量完成,关键在人,关键在干部队伍作风”“各省区市都层层签了军令状,承诺了就要兑现”“各级党委(党组)一定要履职尽责、不辱使命”……在最后几个月时间里,任务重、压力大,应该把有限的精力用在关键处,把资源用在刀刃上,经常联系群众替其解忧,尽可能提高脱贫质量,给群众一个更加满意的结果。

补短板,要突出一个“准”字。脱贫攻坚几年来,取得的硕果累累,目前尚未脱贫摘帽的地方,也在精中精力补短板、强弱项。但是,该如何补却是一门学问。毕竟,这些地方主要集中在“三区三州”,地理环境恶劣,先天短板叠加,致贫原因复杂,现有的脱贫资源杯水车薪,在较短的时间里,不可能全部补齐。为此,绝不能什么都补、追求面面俱到,“撒胡椒面”只会造成浪费,达不到预期效果。要聚焦群众反映最迫切、制约生产生活的关键梗阻,以及脱贫不合格指标事项,剖析症结、精准投入,确保花最小的代价,把迫在眉睫的问题先解决好,再与乡村振兴衔接到位,一步一个脚印把短板彻底补好。

促增收,要突出一个“稳”字。收入稳,生活才能稳。一时脱贫不难,难的是永不返贫。贫困群众最担心的,莫过于收入水平能否稳定,外出务工不必担心下岗,产业收益每年都有保证,惠民政策能否长期保持……帮扶的心态好、措施稳,群众收入才能稳。一方面,要打破“输血”帮扶模式,一切从促进群众“造血”出发,多在打基础、利长远的地方用劲,持续改善群众的生产生活面貌;另一方面,要做好配套服务工作,加强技术培训令务工群众上岗无忧,扶持壮大特色产业令群众增收有望,加强政策兜底令突发意外群众后顾无忧。唯有如此,才能凝聚人心、激活斗志,让群众的收入水平持续向好,有更强的获得感。

解民忧,要突出一个“常”字。要知道,今年脱贫攻坚收官,绝不是帮扶的“终点”,今后乡村振兴之路,同样离不开干部联系帮扶。要真正沉下心来,平时多到基层调研,多到田间地头察实情,多进农家小院听真话,了解群众生产生活实情,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听取意见建议,尤其是群众遇到烦忧困难时,要主动站出来,急群众之所急、忧群众之所忧,把群众的事当自己事,做到“马上办”“尽力办”,不让问题过夜,不让群众利益受损,增进彼此了解信任,深化“鱼水之情”,厚植我们党的执政基础,同时更加高效地服务于群众,在脱贫决战中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达到“1+1>2”效果。(文/云霞)

相关阅读

三台县人社局念好“三字诀”为青年群体 提供档案管理服务

  • 资讯
  • 2023-12-01
  • 10997

今年以来,三台县人社局创新方式方法,念好“三字诀”为青年群体提供优质的档案管理服务。一是政...

四川省三台县:振兴农副产业人大重视脱贫村发展

  • 三农
  • 2023-04-16
  • 13697

为推进新思想主题教育,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全国“两会”精神,解决好脱贫村可持续发展难题...

拓展脱贫成果深化乡村五大振兴

  • 百家
  • 2022-12-20
  • 19783

根据党的农村工作条例和国家乡村振兴促进法,贯彻落实中办、国办近日印发的《乡村振兴责任制实...

家风培育要掌握“三字诀”

  • 百家
  • 2022-12-14
  • 48214

为进一步加强干部“八小时外”监督和管理,培育干部廉洁齐家的良好家风,今年8月以来,安徽池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