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新潮引领高铁智能大更新

国铁集团出台的 《新时代交通强国铁路先行规划纲要》明确了11个方面工作任务,提出要“发展自主先进的技术装备体系”,其中“新型智能列车控制系统”广受瞩目,被誉为列车的新“超级大脑”。

列车控制系统是高铁运行的大脑和神经,是高铁安全的保护神。传统列控系统在高铁线路上安装了大量的轨旁电子设备,用于列车的定位和控制,维护工作量较大,系统可靠性也受到影响。 随着北斗卫星导航技术、5G通信、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成熟应用,国铁集团正在依托青藏铁路组织研发新型列控系统。与传统列控技术相比,新型列控系统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更高效:新型列控系统的一项关键技术,就是采用移动闭塞替代传统高铁的固定闭塞,两列车可以在紧紧追踪的情况下安全运行, 列车追踪间隔可由目前的最短3分钟缩短到2分钟左右,提高线路运输能力30%以上。通过采用北斗定位替代传统的轨道电路,利用5G技术研究实现列车与列车间的直接通信,定位更准,安全保障更强。

更智能:系统的研究目标包括逐步实现 从人工驾驶到自动驾驶再到智能驾驶的转变,在现有自动驾驶功能基础上,研究增加列车主动环境感知、安全态势自动评估等智能技术,减少司机操纵,改善广大旅客出行体验。

更环保:动车组在加速时最耗电,然而减速时不但不耗电还能够发电,属于再生能源。新型列控系统是面向未来的列控系统,将列车群协同联控作为重要研究方向, 实现一批车出站加速、另一批车到站减速,电能内部循环利用,理论上人均百公里能耗可降低30%左右。以京沪高铁为例,如果采用新型列控系统,动车组往返运行一次可节电9000度左右。

新型智能列控系统将利用北斗卫星导航技术、5G通信技术等构成空天地一体化的列控系统。目前需要攻克列车精确定位、多元融合测速、列车完整性检查、移动闭塞等关键技术难题,与传统列控技术相比,它还将实现轨旁电子设备从多到少、从有到无的转变,是列控技术领域里程碑式的技术创新。(文/周俊智)

相关阅读

轨道上的浙江,金华打造浙中枢纽

  • 百家
  • 2024-08-01
  • 46118

3月11日,新安江特大桥4号主墩“0”号块完成浇筑、塔肢顺利封顶;4月2日,跨杭新景高速公路特大桥...

北铁推行优惠票,旨在多样化出行

  • 百家
  • 2024-08-01
  • 8997

近日,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在京张高铁和京雄城际铁路推广实施,适用于短期内多次出行的“...

巍峨“神仙居”,翘首以盼待杭温

  • 百家
  • 2024-08-01
  • 6235

杭温高铁试运行,仙居迎来自己的高铁。随着金台铁路的开通,仙居的人们在出行上终于有了铁路出行...

“五爱”院士的家国情怀——记中国科学院院士庄育智

  • 人物
  • 2024-07-28
  • 17921

庄育智(1924年7月27日—1996年3月23日),中国科学院院士、材料科学家、物理冶金学家。曾任中国科...